山东、华北玉米持续低迷,然而更大的风险还在后面

2022-02-18来源:新农观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正月十五过后,企业全面开工,正式恢复到常态。

  当前玉米的走势基本延续了年前的形势,东北价格坚挺,而山东、华北持续低迷,尤其山东玉米在节后一开市就先来了个“大杀价”。虽然后续随着到货车辆的减少又有所提价,但是基本套路仍然没有改变。

  随着年后玉米走势不断推进,其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一、玉米走势的“3大分化”

  与年前相比,玉米走势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就是玉米的质量分化和价格分化。

  年前干粮和潮粮混在一起,价差虽有但并不明显。随着年前售粮进度过半,潮粮已出了大部分,干粮价格则越走越强。当前二者的价格已明显拉开,这为后期玉米价格上涨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当市场玉米干粮占大多数的时候就会使玉米整体均价进一步抬升。

  二是东北、华北的售粮进度分化。

  截至2月初,东三省及内蒙古的售粮进度均已过半,其中黑龙江达到了60%以上,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也都在55%以上,接近60%。当前东北的余粮基本已只剩下三成了。而反观华北还没有突破50%的大关。

  整体来看,东北售粮进度趋于正常,而华北则明显偏慢,这对于华北来说,卖压风险不断加剧。

  三是南北走势分化。

  当前玉米呈现出明显的北强南弱的格局,北方受东北玉米价格坚挺的影响,加上当前气温较低,基层售粮积极性不高,粮库收粮只得提价,于是提振了整体北方市场的情绪。而反观南方市场整体偏弱,产区上量较慢,由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饲料价格却频频上涨,养殖业承压,因此企业收粮意愿降低,购销清淡。因此南跌北涨,玉米价格分化鲜明。

  二、华北面临更大风险

  然而更大的风险还在后面。

  当前华北地区余粮还有五成,并且华北玉米质量分化较为严重,玉米品质相差较大,后续卖压增加对市场走势不利。

  另一方面,华北深加工较为集中,均维持较低开工率,需求端整体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带动华北玉米的上涨。再加上后续气温回升越来越快,潮粮难以保存,而华北余粮又多,因此很容易出现上量的风险。而反观东北多数地区的地趴粮都已进入了扫尾阶段,反而上量风险减小。

  三、玉米整体承压上行

  虽然玉米走势分化,东北、华北呈现出“两重天”的情况,但是总体来看,后续玉米上涨的动力仍然强劲:

  一是今年在“扩大豆”的政策下,玉米必然会减少种植,意味着玉米产量将会降低。再加上小麦价格已超过玉米,退出了替代,因此后续玉米缺口会增大;

  二是今年化肥价格走高,直接拉高了种植成本,使玉米更加惜售,这也变相为玉米的价格筑底。

  三是国际玉米市场仍然不平静,俄乌关系以及南美的干旱都是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也使得进口玉米的成本走高。

  所以眼下玉米震荡,并且预计风险会出现在3月份,尤其华北市场承压较大。但3月之后玉米市场大概率会迎来明朗的格局。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