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进入历史新高!上涨行情正式开启

2022-04-21来源:网易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今天,国内玉米期货最高达到3014,创历史新高;国际玉米也达到10年高位,距离历史新高一步之遥。那么玉米后市会怎样,我们先说结论,国内玉米是确定性上涨行情。逻辑依据:

  国内扩大豆稳玉米产量,农资成本上涨和玉米产需缺口扩大支撑玉米价格

  进口补缺口但成本增加,替代也在上涨

  如果新季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炒作和国际地缘局势变化都将激化行情

  但短期下游消费疲软限制玉米价格空间,市场仍对玉米长期行情持乐观态度。

  国内玉米期货:历史上首次突破3000大关

  4月20日,连玉米上涨0.8%,历史上首次攻破3000元/吨大关,最高点触及3014元/吨,最终收于3008元/吨,成交量、持仓量双双放大。

  与年初相比,今年玉米期货价格已上涨超过12%。

  国际玉米期货:逼近历史高点

  我们放眼国际玉米33年走势来看,最近美玉米期货价格逼近历史高点,自2012年来首次突破每蒲式耳8美元。与年初相比,今年玉米期货价格已上涨超过35%。

  从长期来看,全球对于种植的担忧已经逐步体现到期货市场。当前俄乌紧张局势依然严峻,两大粮仓的谷物贸易持续受限,使得北半球作物的春播更加不容有失。然而,美国新作播种初期遭遇寒冷天气,导致播种初期进展缓慢,天气炒作应运而生,CBOT玉米升至近10年高点8.14美元。

  影响玉米上涨幅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政策导向:扩大豆、稳玉米

  2022年粮食生产的重点是做到“两稳两扩”,即: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在稳玉米上,着力提高玉米单产,巩固提升产能。

  而且政策层面对粮食种植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扩大玉米和大豆的补贴,吉林省东部和西部大豆补贴高出玉米200元/亩以上,中部高出300元/亩以上。农户种植意愿强烈,大豆面积增幅较大,东北玉米面积能否稳住还很难说。

  即便我们对产情保持乐观的预期,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了27255.2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188.68万吨,同比增长4.56%。但是综合考虑供需形势,国内玉米市场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

  而且根据中华粮网调度,从今年春播备耕相关生产成本情况来看,今年东北三省租地成本继续上涨,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种子成本略有上涨,综合成本上涨至少超过两百多,而且疫情影响下,人工成本也将会有所增加。2022年生产的玉米还将水涨船高。其中吉林省样本农户玉米地租成本平均上涨约24.7%,化肥成本上涨约34.2%,种子成本上涨约9.8%。黑龙江省样本农户玉米地租成本平均上涨约23.7%,化肥成本上涨约33.6%,种子成本上涨约16.1%。

  第二、国际玉米逼近历史高点,进口成本增加

  关于2021/22年玉米进口,农业农村部预估是2000万吨,美国农业部4月供需报告将玉米进口量调整到2300万吨,较上月减少300万吨。而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前一年增长近两倍,达到了2836万吨,创下纪录新高,这占全国玉米总产量27255万吨的十分之一以上。

  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1-3月份累计进口量为709万吨,同比增6%,从来源上来看,主要进口来源有美国、乌克兰和缅甸等国。如果按照进口量推测,已经达到三分之一了。4月11日,中国买家又买进了102万吨的美国玉米。这也是继4月4日104万吨之后本月第二笔对美国玉米的单日采购超百万吨的大单。随着3月份黑海的出口逐渐停滞,中国进口来源已逐渐转向美玉米,预计5-6月的进口成本也将处于水涨船高的局面。

  三、国内替代品最大的是小麦,身价提高价格优势丧失

  如今国内小麦价格1.7+,就算是新季小麦上市,市场预期也基本在一块四五左右,所以比较明确的是小麦的替代会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不确定性较高的是进口粮源的替代,但我国仍将多渠道、多品种增加进口补充,包括木薯等小品种。

  四、不确定因素对行情炒作

  国内玉米先是面积受到政策引导,进入7、8月份天气炒作的关键时期,行情可能继续上涨。而且国际局势还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俄乌冲突会不会带来更大变局和粮价上涨,都还是不确定性的。从最近期货持仓来看,资金对玉米的关注度正在提高。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