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声里落价的玉米,究竟是涨是落?

2023-01-31来源:三农加油站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年后玉米开称价格出现逐渐增多,目前看,山东延续年前的震荡行情,涨跌均以到货量为主。这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目前华北玉米的水分对行情有影响,而且农民在年后外出务工,也是增加上货量的原因。基层粮点和贸易商目前收购也受水分限制,年前收购的玉米水分高,不能建立长期库存,也有变现需求。华北地区这种震荡的行情还要维持下去,直至玉米水分降下来才会稳定住,然后上涨。

  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在年后开始收购就出现落价的现象。加工企业落价大致有这样几方面原因:首先,年前放假前一周多时间,各企业上量较快,库存有所累积。举个例子,吉林新天龙最高峰时,有多达近二十个分库在收购,年前库存数量大一些,年后收购就不亲切,吉林燃料乙醇年前建立的潮粮库存也很大,制约年后涨价。

  第二:博弈心态,投石问路。市场一直存在卖跌不卖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深加工企业如果年后开称就涨价,那么涨几厘钱不会起到刺激上量的作用,反而激发农民继续看涨的心态,以落价作为先锋,试探前面的山高水险,农民如果出现挺价,再做计划,农民如果出现恐慌情绪卖粮,那么也就一举攻城,行情一路走败。

  第三:企业效益决定经营方向。目前深加工企业的效益普遍不好,虽然春节期间出现短暂的消费增长,但是随着假期结束,再次回归到常态化化,节日对下游消费以及经济恢复的带动有限,还要观察接下来的需求变化。淀粉行业在没有盈利的动力下,收购意愿不强烈。乙醇在年前好于淀粉类产品,但是随着“口罩事件”影响的消失,酒精需求也在下降。养殖业是肉眼可见的亏损,不在列举数据了,这样状态下,指望生猪补栏增加,是不可能的结果。

  这是东北深加工目前的收购状态,年后开称收购落价,不代表接下来就要一路落下去,但是深加工在缺少市场竞争下,也不会主动涨价。

  下面看深加工有没有市场竞争主体,当然有,目前和深加工竞争粮源的有饲料企业,有贸易商群体,还有储备库。

  首先说饲料企业,国内玉米总产量的70%左右是作饲料使用。目前生猪养殖不仅没有利润,而且是亏损,但是饲料企业不一定就亏损。不过在临储玉米退市后,玉米缺口是年年看涨玉米最大的支撑点,虽然这个缺口害得无数人倾家荡产,但是缺口还是会年年出现。我个人看,玉米缺口不仅不是涨价的基础条件,更是贸易商存粮赔钱的始作俑者,因为有缺口,玉米价格在前期被“炒高”,因为有缺口,玉米替代谷物大量充斥市场,这一个数据,那一个数据,没一个是准确确定究竟有多少谷物在补充缺口,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只有替代品比玉米价格便宜时,才有替代玉米的机会和必要性。

  2023年市场流行看涨观点中就有小麦少了,稻谷要没了,可是如果政策想要调控玉米价格回落,届时就可以看到小麦和稻谷不仅没有减少,进口反而还多了。饲料企业有太多可以观望接下来玉米行情走势的底气,既然玉米已经处于高价区间,何必要拼命去抢收,后面的替代谷物和进口是不是要便宜一些那?

  玉米市场最大的竞争主体,也是最大的需求主体就是贸易商。这一群体是决定年后玉米价格究竟能不能一路长虹的关键。贸易商群体在去临储后,呈现的是萎缩,且收粮体量减少,甚至很多人退出了建立长期库存,备战下半年行情的队伍。越来越多的贸易商更倾向于走流量,做波段性短行情为主,获利不多,但是比较稳妥。

  贸易商之所以这么做,和政策导向有关系。在国内,政策是玉米趋势最大的决定者,其余基本面,供需都要排在次要位置。

  在这样的形势下,贸易商存粮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和深加工的竞争越来越弱化,多数时候是跟价,而不是抢价。

  目前无论华北还是东北的贸易商多数在观望,等待机会,行情会不会给贸易商机会是一回事,贸易商主动抢不抢收是另一回事。

  储备库收购是年后看涨玉米最大的利好,可是昨天中储粮农安直属库就给农民上了现实的一课,涨价一天即落价,涨多少落多少。据在其粮库卖粮的农民反应,因为该粮库年后开称就大涨60元/吨,上量迅速,一天就又落价了。其实这家粮库这个做法绝对对农民是大好事,农民一定要看清一个事实,国储库收购上量少,会涨价,但是上量多也会落价,储备收购的价格也是跟随市场价格在变化,之所以收购价格略高,是对质量要求严格,并非是很多人解读的在给农民“挺价”。

  目前玉米市场就是一个试探水深水浅的阶段,各方收购主体都紧紧盯着深加工的动态,深加工紧紧盯着农民的反应。

  农民目前接受到的信息几乎全是看涨玉米,甚至有大涨和暴涨的观点,事实却是玉米跌多涨少,舆论和现实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那?

  很简单的一点,农民在主动屏蔽一些信息,把关于玉米落价的信息屏蔽掉了,主动放大玉米的利好消息,尤其是涨价信息,一个涨价信息可以在几分钟内传播给千百万人,一个落价信息却无人问津。

  我在11月份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讲到国内媒体集中“捧杀”玉米行情,具体讲就是把农民利益炒作的比天大,给农民的感觉是什么落价,玉米也不会落价,玉米落价就是天理难容,就是坑农害农!实际是这样吗?实际是即使有政策在给玉米挺价,有帮助农民增收的红头文件,但那只是一个大方向,涵盖的是大部分人群。而不是要具体到每一个农民都必须种玉米要挣到一样数量的钱。

  年后加工企业开称就落价,我们听到的却都是涨价的声音,究竟是玉米必须涨,还是这个社会在集体撒谎?谎言被揭穿后,谁是最大的受伤者,而这个谎言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潮流,是农民太“骄傲”了,还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

  接下来,玉米期货的涨势以及北港的这波涨价又是一个炒作重点。年前对年后这波涨势已经预期到了,现在期货和港口开始制造涨价声势,才能把年前的库存快速卖掉,如果预期接下来玉米要出现更大的涨势,着急卖粮干什么?

  期货会出现先涨后跌,港口的涨势向下传导越来越弱,恐怕没到基层农民卖粮环节就已经结束了。而农民听到的还是玉米已经开启大涨模式这样的信息!

  别问我,接下来玉米涨跌,看看你周边还有多少粮,再看看历年来气温升高后的市场行情,最主要的看看2月份中央气象台的气温预测。

  这个时间进口,替代,政策导向和农民卖粮关系都不大,最主要的是气温以及收购主体的情绪。

  农民应该摘掉“眼罩”,看清一些事实,更不能掩耳盗铃,看看,听听真实的情况吧!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