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涨越担忧!小麦、玉米是不是快涨到头了?

2023-05-22来源:新农观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对于当前的小麦和玉米来说,恐怕是自大跌以后迎来的最好的走势了。

  首先是陈麦持续回调,重心回到了1.34-1.37元/斤,还有一些报价开始向1.4元/斤冲击。

  而在小麦上涨的带动下,山东玉米也持续上涨。但是随着涨势的持续,担忧也随之而来,即毕竟当前仍然是供强需弱,并且新麦又即将大量上市,供给面临激增,在这个背景下,小麦、玉米的涨势能持续多久呢?

  首先,对于小麦来说,我们在昨日的文章中曾分析过,小麦的上涨明显“分化”。

  一方面,陈麦的需求增长,麦价持续提升。

  去年小麦质、量双增,去年小麦价格高开,市场期盼较高,购销并不快,惜售情绪也较浓。但是自小麦大跌以后,售粮进度加快,截至目前,市场余粮已经不多。

  但是新麦刚刚上市往往无法全面使用,需要掺兑一定的陈麦,于是这使得陈麦需求增长,于是麦价走高。

  另一方面,新麦低开,且质及量均未定。

  自小麦大跌以后,市场情绪随之滑落,看跌之声一片。并且从已收获的湖北小麦来看,报价不高,拖累着市场对于新麦的预期大幅走低。

  于是,市场就形成了陈麦持续上涨,新麦持续观望的格局。

  但是随着陈麦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也开始担忧,这轮上涨能持续多久呢?

  初步来看,在主产区新麦大面积上市之前,陈麦的需求大概率会得以维持。但是后续小麦的走势,将很大概率取决于新麦的产量及质量。

  对于新麦产量,目前来看,减产的声音并不多,虽然有部分地区发生局部减产,但总体或影响不大。根据官方发布的调查来看,今年小麦大概率又是一个丰收年。

  但是当前对于质量争议比较大。

  一方面是,虽然减产概率较小,但是小麦质量如何,比如与去年相比质量如何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近日的这轮降雨及沙尘天气涉及多个小麦主产区,也使小麦的质量情况再次充满不确定性。

  而从目前已收获的小麦来看,今年湖北小麦整体长势较好,单产水平与去年相当,虽然局部受天气影响品质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整体质量。

  而正在收获的豫南新麦目前来看,品质也不错,品质并未走低。

  而这也为麦价的走势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如果主产区新麦质量较好,产质双增,随着新麦大量上市,也意味着麦价的涨势也基本到头了。

  而相比小麦,玉米的不确定性要更高。

  别看当前山东、华北玉米的涨势一直在持续,但之前我们说过,涨得不实在,是一种“虚”涨。

  而别忘了,山东玉米有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天气。而从气象预报来看,近两日山东迎来大范围降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雷雨阵风天气,短时可达7至9级。

  但是到了下周,山东全省天气即将转晴,风力也有所减弱,气温也随之回升。

  而这对山东玉米的行情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多说了,所以要谨慎看待玉米的涨势,并且很可能随着天气转晴,将止涨转跌。

  而东北玉米的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等直属库相继开收玉米后,价格却出现了下调,这也更加验证了东北玉米供给压力确实存在。即便出现回涨,幅度也十分有限。

  不过,即使玉米回落,幅度也不会太大,当前市场正处于“乱套”的阶段,虽然看跌情绪偏重,但在成本支撑下,大跌的概率也不高。

  所以目前来看,小麦的顶底正在显现,而玉米短期压力尚可,但后续隐患较大,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