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1月10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互有涨跌,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货从上周创下的9月中旬以来高点回落,主要因为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中出人意料上调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不过中国大举采购美豆,限制油籽市场的下跌空间。即使上调产量,但美国大豆供应依然紧张,未来南美播种季节的天气前景以及产量预期将会对大豆价格起到关键影响。油籽市场继续对南美天气风险进行定价。
上周五CBOT大豆价格互有涨跌。11月1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收盘互有涨跌,其中基准期约收高0.4%,主要受到技术买盘的支持。截至收盘,大豆期价上涨5.75至下跌3美分/蒲式耳,其中11月期价收高5.75美分,报收1333.50美分/蒲式耳;1月期价收高4美分,报收1347.50美分/蒲式耳;3月期价收高3.25美分,报收1360.75美分/蒲式耳。上周大豆期价累计下跌0.3%,作为对比,上周上涨2.5%。
上周国际大豆报价小幅走高,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大豆进口成本有所增加。监测显示,11月10日美湾大豆12月船期CNF报价575美元/吨,升贴水报价对CBOT 12月合约升水220美分/蒲式耳,合到港完税价4746元/吨(3%进口关税、9%增值税),较上周增加88元/吨。巴西大豆12月船期CNF报价577美元/吨,升贴水报价对CBOT12月合约升水225美分/蒲式耳,合到港完税价4762元/吨,较上周增加104元/吨。
因部分油厂缺豆停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依然维持低位,低于此前预期。监测显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170万吨,与前一周持平,比上月同期增加13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7万吨。本周进口大豆到港将有所增加,预计国内大豆压榨量将小幅回升至180万吨以上,还需关注进口大豆实际到港情况。
上周进口大豆成本小幅增加,而国内油粕价格下跌,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下降。监测显示,11月10日美湾大豆12月船期对大商所1月合约压榨利润-173元/吨(3%进口关税,加工费用100元/吨,下同),周环比下降86元/吨,对现货压榨利润30元/吨,周环比下降100元/吨;巴西大豆12月船期对大商所1月合约压榨利润-189元/吨,周环比下降103元/吨,对现货压榨利润14元/吨,周环比下降111元/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