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北蛋价在全国鹤立鸡群,昨天东北内销一批价格在4.4-4.5元,而全国均价为3.8元左右,山东、河南等自产自销区在3.9-4.0元之间,河粉在3.6元左右,两湖粉蛋除皮和上车费后实际成交价略低于河粉,销区东莞依然在倒挂中。
自1980年代中国从美国引进蛋鸡产业至今,45年来我国鸡蛋贸易一直维持“北蛋南运”的格局,蛋价一直呈现“北低南高”的局面。如今中国最北边的黑龙江、吉林却成了全国蛋价最高的地方,比产区均价高出0.6-0.7元,比河粉高出0.8-0.9元,比最南边的东莞高出1元左右,南北价差如此之大,到底是“北鸡南养”的结果,还是价值扭曲所致,值得产业人士深思。

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北鸡南养”是大势所趋,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南方养殖量快速增加,广东蛋价也不可能大幅低于河粉,甚至低于东北。我们知道,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鸡蛋消费量越大,蛋价越高,目前东北三省人口合计约0.98亿,三省GDP总量约为5.96万亿,三省蛋鸡存栏总量约为1个亿;而广东一省户籍人口就接近1.3亿,还有4000多万流动人口,广东GDP更是高达13.57万亿,而广东本地蛋鸡存栏量不足3000万。
综上所述,广东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都远超东北三省之和,蛋鸡存栏量远低于东北,所以从市场经济逻辑,从供需角度,我们根本无法解释东北蛋价为何比广东高出1元,出现这种奇葩的现象,只能说明当前鸡蛋市场被某种力量操控导致“供需错位,价值扭曲”。但这种严重脱离真实供需的现象无法长久维持的,迟早会被市场纠正,甚至被市场惩罚。
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价格回归价值后,整个产业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