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大豆期价跌至1000美分/蒲式耳以下,美豆出口报价跟随下跌,我国进口大豆完税成本下降。监测显示,10月18日,美国大豆11月船期CNF报价462美元/吨,CNF升贴水报价较CBOT1月合约高270美分/蒲式耳,合到港完税价3762元/吨(3%进口关税、9%增值税,下同),较周环比下降20元/吨,月环比下跌15元/吨。
目前美国大豆仅剩约1/3尚未收获,丰产格局已定,美国等多国气象机构预计,即将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大概率强度弱、时间短,造成南美出现干旱炎热天气的几率较小,有助于巩固南美大豆丰产预期。预计近期美国大豆价格弱势运行,价格反弹将会被农户视为清空库存的良机。
上周国内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大豆压榨量回升至200万吨以上。监测显示,截至10月18日一周,国内大豆压榨量206万吨,周环比回升52万吨,月环比回升1万吨,较上年同期提高49万吨,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提高52万吨。预计本周国内油厂大豆压榨量约200万吨。
10月中旬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约740万吨,预计10-11月大豆到港量分别为700万吨和850万吨,按照大豆压榨10月820万吨、11月850万吨计算,11月底主要油厂大豆库存约6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490万吨,也高于过去三年均值的420万吨。
上周进口美国大豆成本、国内豆油、豆粕价格均下跌,但国内跌幅小于国际,油厂大豆压榨利润略增。监测显示,10月18日,11月船期美国大豆对大商所2501合约压榨利润7元/吨(3%进口关税,加工费用100元/吨),周环比增加5元/吨;按照12月华北地区销售的豆粕、豆油基差报价,现货压榨利润59元/吨,周环比增加7元/吨。
监测显示,10月1-18日,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压榨总量446万吨,由于油厂压榨利润尚可,加上豆粕库存有所下降,预计未来两周油厂大豆周均压榨量在200万吨左右,10月份大豆压榨总量在820万吨左右,上月914万吨,去年同期710万吨,过去三年均值733万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