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份禽病报告及12月份预警

2024-12-12来源:智慧蛋鸡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一、平台禽病诊断情况分析

  1、近三个月平台确诊疾病发生比例

图片

  说明:滑液囊支原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毒支原体、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贫血仍是平台确诊的主要疾病。这些疾病是家禽疾病中发生的主要疾病,也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疾病在多季节多品种多日龄多地区均存在;同时,由于病原的顽固性、易变异以及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的特点是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2、本月三类疾病发生比例

图片

  说明:本月三类疾病的发生比例变化较大。环境条件性疾病和垂直传播性疾病的发生比例有所下降,免疫控制性疾病的发生比例有所上升。进入秋冬季节,多风和冷空气的影响,鸡群体质下降,环境中病毒细菌的含量增加,免疫控制性疾病的发生数量明显增加。

  3、本月确诊禽病发生比例

图片

  说明:

  (1)本月确诊疾病发生比例较高的疾病依次为传染性支气管炎、滑液囊支原体、鸡毒支原体、鸡传染性贫血、大肠杆菌病占确诊疾病的总体比例在70%。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传贫、大肠杆菌的发生比例相对较高。

  (2)三类疾病防控重点:垂直传播性疾病重点防控仍为支原体病免疫控制性疾病的防控重点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环境条件性疾病防控的重点仍然是传染性贫血和大肠杆菌病

  二、2024年11月份禽病防控重点

  1、当前流行疾病的防控

  (1)针对传支的防控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发病比例一直在高位,因为传支病毒的传播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由于其易发生变异,疾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大,是行业重点关注的疾病。在传支的防控中要依靠疫苗和饲养管理共同作用才能做到有效防控。在免疫方面首先要选择好毒株,选择两种或者三种交叉保护谱比较广的毒株进行免疫,选择合适的疫苗早期做好免疫非常重要。在饲养管理方面追求适宜均匀稳定的环境,做好鸡舍的通风管理,无温差变化、无呼吸道;在疾病管理方面,要做到对支原体的防控,同时无其它环境条件性疾病。

  (2)针对支原体疾病的防控

  支原体病是当前行业重点关注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并且在鸡群中持续存在,不定期的可能会造成损失,是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和造成成本增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支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较差,但是在鸡体内存活相对比较顽固,既能够垂直传播又能够水平传播。体液免疫和抗生素均不能有效完全的清除病原体,在鸡群体质下降以及出现较大应激时会导致疾病发生。防控策略方面首先要保证良好的鸡群体质,提升饲养管理的水平,避免鸡群的应激过大以及应激的叠加;其次与支原体共存,在特定的阶段,让支原体逐步感染,避免其它应激叠加造成较大的损失;再次可以进行支原体疫苗的免疫,避免支原体的突然发病造成鸡群的损失;第四可以建立针对支原体病的投药程序,在关键的日龄段、关键的日龄节点,结合历史发病的情况,进行支原体的控制性投药。

  (3)针对鸡传贫的控制

  传染性贫血的发生数量也较高,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以垂直传播。鸡传贫的存活能力和传播能力超强,导致其发病的范围较广。由于传贫的防控和净化均比较难,主要做的首先是让早期鸡群的不感染,种鸡需要有足够高的母源抗体保护鸡群早期不感染,让鸡群在合适的日龄阶段适时感染,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混感其它疾病即可。

  (4)针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控

  大肠杆菌属于鸡群常在性疾病,控制鸡大肠杆菌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保证鸡群的饲养环境,保证鸡群吃的干净、住的舒适和喝的洁净;确保饲料饮水以及舍内环境的清洁。其次要做好鸡群不发生其它疾病造成鸡群体质下降,避免由于发生其它疾病继发大肠杆菌,如果发生大肠杆菌疾病及时的选择敏感性药物控制,及时的止损。

  2、12月份预计流行疾病防控

  (1)流行疾病中的传支、支原体病、传贫、传染性鼻炎病、大肠杆菌病等在一定时间内仍会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比例。

  (2)昼夜温差开始加大,及时关注天气预报调整通风,需要关注呼吸道相关疾病的发生。

  (3)进行寒冷的阶段,鸡群体质变差,需要关注鸡舍的密闭性,避免鸡群受凉导致鸡群体质变差。

  (4)秋冬季是流感等疾病的高发阶段,需要做好均匀有效抗体的落实,及时的进行补免。

  三、重大禽病疫病信息

  禽流感发病情况

  国际:

  据OIE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42周至第45周,全球共计报告279例新发的家禽、野禽和哺乳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为H5和H7亚型。

  国内:

图片

 

  说明:该数据源自智慧蛋鸡养殖户线上、线下诊断及第三方平台数据。该数据仅用于指导养殖户日常防控,不做疾病发布使用。

  以上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