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发货量的跌宕起伏
鸡蛋,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市场动态一直备受关注。5月下旬至7月初,国内主产区鸡蛋样本企业发货量呈持续下滑态势,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7月中旬,形势出现显著转变,鸡蛋发货量止跌回升。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7日,7月中旬鸡蛋发货量环比涨幅超2.00%。这一变化对鸡蛋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市场情绪明显改善。
展望8月,鸡蛋发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供应端分析,新开产蛋鸡供应仍处于较高水平,尽管老母鸡出栏量可能减少,但在产蛋鸡存栏量预计仍将维持高位。考虑到蛋鸡性能尚未完全恢复,预计鸡蛋供应量将延续高位缓增态势。
需求方面,8月是关键时期。食品加工企业为中秋备货,对鸡蛋需求大幅增加;下旬学校为开学备货,进一步推动鸡蛋需求增长。这些因素叠加,使得经销商备货需求显著提升,鸡蛋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高,为鸡蛋发货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7月中旬发货量止跌反弹探秘
存栏与供应:此消彼长的微妙平衡
在鸡蛋市场供应端,存在一系列复杂且微妙的变化。6月在产蛋鸡存栏量处于高位,3-4月鸡苗供应持续增加,经过一段时间成长,产能于7月开始释放,新开产蛋鸡数量显著增多。与此同时,老母鸡出栏量环比继续减少。
在产蛋鸡存栏量的增加,使得鸡蛋供应高位缓增。尽管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蛋鸡产蛋性能和鸡蛋蛋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下降2%-5%),但综合来看,本月鸡蛋供应高位缓增,在一定程度上对鸡蛋发货量产生积极影响。充足的供应是发货量提升的基础,只有货源充足,才能保障更多鸡蛋发往各地。
梅雨季与价格:需求复苏的双重驱动
7月中旬,南方梅雨季逐渐结束,对鸡蛋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梅雨季期间,空气湿度大,鸡蛋存储时间大幅缩短;梅雨季结束后,鸡蛋存储时间延长,下游对鸡蛋的需求有所提升。
同时,鸡蛋价格走势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鸡蛋价格一度跌至2.50元/斤,近期虽有回升,但仍处于近两年偏低水平。价格因素促使下游商超等对鸡蛋的采购需求明显提升。市场规律表明,商品价格降低时,消费者购买欲望通常增强。下游商超因鸡蛋价格实惠,增加采购量以备后续销售。截至7月17日,样本销区销量环比涨幅超3.00%,充分体现需求面利好,进一步推动鸡蛋发货量增长。
8月发货量持续上升的逻辑
供应延续高位:蛋鸡存栏的惯性增长
从供应端来看,8月鸡蛋市场发展逻辑独特。3-4月鸡苗供应持续增多,经过几个月生长,这些鸡苗于8月纷纷进入开产期,新开产蛋鸡供应处于较高水平。
老母鸡出栏量或减少,对在产蛋鸡存栏量产生重要影响。老母鸡减少意味着整体生产团队结构发生变化。在产蛋鸡存栏量预计仍将维持高位,新增的新开产蛋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老母鸡的减少,加之前期存栏量基础较高,使得在产蛋鸡存栏量延续高位。
考虑到蛋鸡性能尚未完全恢复,虽然存栏量高,但实际生产效率未达最佳状态。因此,预计鸡蛋供应量将延续高位缓增趋势。
需求旺季来临:节日与备货的双重刺激
8月,鸡蛋市场迎来需求旺季,主要受节日与备货双重刺激。食品加工企业为中秋备货,中秋佳节各类月饼、糕点等食品需求量大增,鸡蛋作为重要原料备受青睐。食品加工企业大量采购鸡蛋,为中秋消费热潮做准备。
下旬学校为开学备货,学校食堂需求庞大,开学后众多学生的饮食需求使鸡蛋需求量大幅增加。这两个因素叠加,使得经销商备货需求明显提升。经销商看到市场需求旺盛,加大备货量。
鸡蛋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高,市场交易频繁,为鸡蛋发货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更多鸡蛋从产区运往销区,从仓库运往市场,发货量在需求推动下不断攀升。
市场展望:风险与机遇并存
从当前趋势看,鸡蛋发货量未来或延续上行态势,市场前景看似乐观,但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鸡蛋供应继续增加,若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供应步伐,市场可能面临供过于求局面,对鸡蛋价格和发货量产生压力。
需求波动也是需关注的因素。虽然节日效应和备货需求通常带动鸡蛋需求增长,但市场变化复杂,消费者偏好、经济形势变化等都可能导致需求不及预期。例如,消费者对其他蛋类或蛋白质来源兴趣增加,减少对鸡蛋的购买,将影响鸡蛋市场需求。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至关重要。养殖户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蛋鸡存栏量,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经销商需准确把握市场节奏,合理安排备货量,抓住需求旺季销售机会,防止库存积压。投资者涉足鸡蛋相关投资时,需谨慎评估市场风险和机遇,制定合理投资策略。
在充满变化的鸡蛋市场中,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的市场参与者,才能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实现自身发展。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