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蛋价走向何方?

2025-07-25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七月蛋价:先跌后涨的行情回顾
 
  在刚刚过去的7月,鸡蛋市场价格经历剧烈波动,呈现先跌后涨态势,引发养殖户、贸易商及消费者广泛关注。
 
  7月上旬,高温天气成为影响鸡蛋价格的关键因素。为保证鸡蛋新鲜度,养殖企业积极出货,市场鸡蛋供应充足甚至过剩。但需求端未见明显改善,下游采购商入市心态谨慎,采购决策极为审慎。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鸡蛋价格持续下行。截至7月9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降至2.50元/斤,创下年内价格新低。与月初相比,跌幅达3.85%;和年内最高价4.44元/斤相比,跌幅高达43.69%。价格大幅下跌致使养殖户利润显著缩水,经营压力增大。
 
  不过,市场形势迅速反转。持续高温导致多地蛋鸡产蛋率及蛋重不同程度下降,产区大码鸡蛋货源趋紧。同时,7月是鸡蛋价格季节性上涨时期,贸易商基于对市场的敏锐判断,普遍对后市持乐观预期,加大低价货源采购力度,市场鸡蛋走货速度加快,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在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下,鸡蛋价格触底回升。截至7月21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涨至3.19元/斤,较低点涨幅达27.60%。价格回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殖户的经营压力。
 
  价格波动背后:供需因素深度剖析
 
  (一)供应端:存栏与产蛋率的双重影响
 
  当前鸡蛋市场供应端情况较为复杂。从存栏量来看,由于前期养殖户受鸡蛋市场利润驱动积极补栏,近期在产蛋鸡存栏量维持高位,理论上鸡蛋供应应较为充足。
 
  然而,全国多数地区遭遇的高温高湿天气给供应端带来不确定性。恶劣气候条件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高温环境下蛋鸡采食量下降,新陈代谢紊乱,导致产蛋率和蛋重均下滑。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全国代表市场高峰期蛋鸡产蛋率为90.60%,较6月底下降0.11个百分点;截至7月第三周,大码鸡蛋占比39.10%,较6月底减少1.33个百分点。大码鸡蛋货源紧张打破原有供应平衡,使市场实际供应量低于预期。
 
  (二)需求端:季节性与中秋效应的拉动
 
  7月鸡蛋市场需求端表现积极。一方面,随着夏季深入,居民饮食习惯改变,对鸡蛋这类营养丰富、烹饪便捷食材的需求增加,如鸡蛋羹、凉拌鸡蛋等夏季特色鸡蛋菜品颇受消费者欢迎。
 
  另一方面,中秋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糕点、月饼等食品制作对鸡蛋原料需求大增。部分食品厂提前开启备货模式,大量签订采购合同囤积鸡蛋,这种集中采购行为有力刺激市场需求,推动鸡蛋市场需求量持续上升,为鸡蛋价格上涨提供坚实需求支撑。
 
  市场现状:大码蛋占比下降与价格新高
 
  进入7月,高温高湿天气持续影响蛋鸡生存环境,抑制蛋鸡产蛋能力。截至7月中旬,全国代表市场高峰期蛋鸡产蛋率为90.60%,较6月底下降0.11个百分点;截至7月第三周,大码鸡蛋占比39.10%,较6月底减少1.3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大码鸡蛋市场供应日趋紧张。
 
  随着产区大码鸡蛋货源持续紧张,鸡蛋价格出现显著变化。前期价格触底后,目前已涨至阶段性高位。截至7月21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3.19元/斤,较低点涨幅27.60%。但终端采购商面对快速上涨的价格态度谨慎,对高价货源接受度较低,多采取按需采购策略,仅在遇到低价货源时采购积极性有所提高。这种谨慎采购态度影响市场走货速度,使市场行情更为复杂多变。
 
  未来展望:后期蛋价走势预测
 
  展望未来,鸡蛋价格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可进行初步分析。虽7月下旬鸡蛋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整体涨幅预计有限。
 
  需求端,7月处于季节性需求提升转折点,中秋效应持续发酵,市场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部分食品厂已开启备货模式,随着中秋临近,备货量可能进一步增加。同时,居民日常消费对鸡蛋需求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这些积极需求因素将为鸡蛋价格提供支撑,避免价格大幅下跌。
 
  供应端方面,尽管目前存栏量处于高位,但高温高湿天气对蛋鸡产蛋性能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蛋鸡产蛋率和蛋重暂无明显改善迹象,大码鸡蛋供应紧张局面可能延续。不过,若后期天气转凉,蛋鸡生产性能有望恢复,鸡蛋供应量将增加,抑制价格上涨。
 
  此外,终端采购商态度对蛋价影响重大。当前鸡蛋价格涨至阶段性高位,终端采购商采购心态更为谨慎,多按需采购,对高价货源接受度低,限制价格上涨幅度。一旦市场价格回调,终端采购商可能进一步观望,等待更低价格。
 
  对于养殖户和商家而言,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变化。养殖户应依据市场价格和自身养殖成本合理安排生产,适时调整养殖规模和销售策略,在蛋价上涨时把握时机出货锁定利润,蛋价下跌时做好成本控制降低风险。商家则需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合理安排库存,避免库存积压造成经济损失。各方还应关注天气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对鸡蛋市场的潜在影响,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