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场跨越15年的“逆袭”:从引种到出口的育种突围战
(一)被“卡脖子”的中国白羽肉鸡产业
在全球鸡肉消费市场中,白羽肉鸡凭借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以及产肉量多等显著优势,占据了70%的份额,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主导品类。而在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在过去近50年期间,却长期面临种源困境。
我国祖代种鸡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美国的安伟捷、科宝等国际种业巨头牢牢把控着白羽肉鸡种源的关键环节。这些巨头不仅掌握着绝对定价权,致使鸡苗价格大幅上涨,从最初的每羽15美金飙升至70美金以上,还随意调控出口数量。这使得国内白羽肉鸡养殖企业在产业链的最上游就陷入被动局面。
圣农集团创始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指出:“国外企业完全掌握祖代种鸡的定价权,国内白羽肉鸡养殖企业毫无议价空间。此外,他们出口祖代种鸡的数量具有较大随意性,导致我们无法制定未来发展规划。”不仅如此,引种过程还伴随着较高的生物安全风险,一旦国外种鸡携带疫病,极有可能给国内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2015年,美国禽流感肆虐,中国白羽肉鸡引种进口被迫中断半年,整个产业遭受重创,养殖场生产计划被打乱,鸡肉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大幅波动,众多养殖户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二)1200亩深山里的“秘密育种”
面对如此严峻的“卡脖子”困境,2011年,圣农集团毅然决定开启自主育种的艰难历程。该集团在福建光泽的深山之中,开辟出一片占地1200亩的全封闭式管理核心育种场。此地自然环境优良、相对隔绝,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天然的防疫屏障。同时,配套建设高温加热无沙门氏菌饲料生产线、谷皮垫料高温消毒加工车间,从源头保障种鸡健康。
为获取最优质的育种素材,圣农集团团队遍访全球,收集了5000多份遗传特质优异的白羽肉鸡素材,为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才是育种的关键要素,当时国内熟悉白羽肉鸡商业育种的专业人才极为稀缺,圣农集团不惜投入重金,将全国参加美国企业举办的育种培训的3名专家全部招致麾下。
育种部高级总经理周源回忆起那段艰辛岁月时表示:“选种最繁忙的时候,一人一天要筛选5000多只鸡,从早上5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大家吃住在山里,累了就坐在鸡舍旁稍作休息,困了就靠喝浓茶提神。”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团队成员日夜坚守,以鸡为伴,持续进行观察、筛选与培育工作,在无数次失败中不断探索希望。
最终,努力得到回报。2019年,圣农集团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这一成果打破了欧美国家对白羽肉鸡育种技术长达百年的垄断,实现了中国白羽肉鸡种源“零的突破”。这不仅是圣农集团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白羽肉鸡育种领域终于拥有了自主话语权。
二、升级版“中国芯”有多强?三大技术突破直击国际顶尖水平
(一)料肉比降至国际领先,单企年省3亿饲料成本
2023年,圣农集团推出升级版“圣泽901”,在料肉比这一关键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平养条件下,料肉比降至1.423,笼养条件下更是低至1.39,较原版降低了0.0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看似微小的0.05差距,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圣农集团养殖的8亿羽鸡进行品种更新,每年即可节约饲料成本3亿多元。
除料肉比优化外,升级版“圣泽901”在其他性能指标上同样表现卓越。每套种鸡产合格种蛋超过175枚,表明种鸡繁殖能力更强,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鸡苗。商品代肉鸡在37日龄时平均体重达2.5千克,成活率比进口品种高3%。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圣泽901”的优良品质,更显示出其对国内养殖环境的高度适应性。无论是北方的寒冷气候,还是南方的湿热环境,“圣泽901”均能良好生长,为养殖户带来稳定收益。
(二)种蛋运输黑科技:跨越万里的性能“保鲜术”
在种源出口过程中,运输是必须解决的难题。传统鸡苗运输方式不仅成本高昂,且在长途运输中,鸡苗易受环境变化影响,导致成活率降低。圣农集团创新性地采用种蛋出口模式,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精准的控温控湿技术,圣农集团使11万枚种蛋在历经72小时长途运输后,孵化率仍保持在92%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技术的实现,源于圣农集团对种蛋生理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运输环境的精确把控。他们为种蛋营造了一个恒温恒湿的“小环境”,如同为种蛋配备了一件高科技“防护服”,确保种蛋在漫长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塔吉克斯坦的养殖户对“圣泽901”种蛋给予高度评价:“圣泽901的种鸡产蛋量比欧美品种高10%,疫病发生率降低15%,养殖成本直接下降20%。”这些实际数据是“圣泽901”种蛋品质的有力证明,也为圣农集团在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声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并引进“圣泽901”种蛋,圣农集团的种源出口之路不断拓宽。
(三)全产业链“中国方案”:从种源到餐桌的安全闭环
圣农集团深刻认识到,种源安全是整个白羽肉鸡产业安全的基础。为从源头上保障种源的纯净和安全,他们建立了国内首个无特定病原(SPF)种鸡核心群。通过基因组选择技术,对种鸡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测,将种鸡白血病、沙门氏菌等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率提升至99.9%。
这种“中国芯”种源的出现,不仅使国内养殖企业摆脱了“引种即带毒”的历史,更在出口时自带“生物安全护照”,成为国际市场的“硬通货”。在国际市场上,生物安全标准日益提高,圣农集团的“圣泽901”凭借卓越的生物安全性能,赢得了众多国际客户的信任。
从种源培育,到种蛋运输,再到养殖、屠宰、加工,圣农集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全产业链“中国方案”。在这一方案中,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高标准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可靠。消费者在餐桌上享用的每一块“圣泽901”白羽肉鸡,都体现了圣农集团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责任感。
三、从福建光泽到塔吉克斯坦:国产种源的全球化突围(一)国内市场“逆袭”:4000万套种鸡覆盖15个省份在国内市场,升级版“圣泽901”迅速获得广大养殖户的信赖与认可。截至2025年7月底,“圣泽901”父母代种鸡已成功销往全国15个省,累计推广数量达到4000万套,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在白羽肉鸡养殖大省山东,“圣泽901”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当地养殖大户李大哥表示:“以前使用进口种鸡,价格昂贵且供货不稳定。如今有了‘圣泽901’,价格比进口种鸡低30%,而且圣农集团供货准时,服务周到,我们不再受制于国外企业。”同样,在河南,“圣泽901”也备受欢迎。河南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称:“‘圣泽901’的种鸡质量优良,产蛋率高,商品代肉鸡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为我们企业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
山东益生、河北华裕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对“圣泽901”的采购力度。益生股份采购负责人表示:“我们与圣农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圣泽901’的性价比优势显著,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这些龙头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圣泽901”在国内市场的普及,也为国产白羽肉鸡种源树立了良好口碑。
(二)“一带一路”上的“种源外交”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圣农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使“圣泽901”成为中国农业科技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2024年5月24日,3500套升级版“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出口至非洲的坦桑尼亚,正式开启“圣泽901”的海外发展历程。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白羽肉鸡种源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品牌展开直接竞争。
2025年8月,一批11万枚升级版“圣泽901”父母代种蛋从福建光泽出发,经海关查验合格后,运往北京大兴机场,搭乘航班发往塔吉克斯坦。这是圣农集团第二次向该国出口种蛋,单笔订单量创历史新高。
圣泽生物总裁罗平涛在谈及海外市场拓展时表示:“我们的目标并非低价竞争,而是凭借技术优势开拓市场。在中亚,我们的种蛋孵化率比欧美品牌高5%,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凭借卓越品质和性能,“圣泽901”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与认可。目前,圣农集团已收到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合作意向,计划在2025年将海外市场占比提升至15%。
在塔吉克斯坦,养殖户对“圣泽901”种蛋评价颇高。当地养殖户阿里表示:“圣泽901的种鸡产蛋量比欧美品种高10%,疫病发生率降低15%,养殖成本直接下降20%。自从引进‘圣泽901’,我们的养殖效益大幅提升,收入也增加不少。”这些来自国际市场的实际反馈,充分证明了“圣泽901”的实力和优势。
从福建光泽的深山育种场,到国内15个省份的广泛推广,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圣泽901”正稳步实现从国产种源到全球种源的转变。它不仅为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全球白羽肉鸡养殖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改写全球种业格局:圣农“逆袭”背后的中国智慧
(一)政策护航+企业担当:破解“育种周期长”难题
种业是农业的核心领域,而育种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白羽肉鸡育种周期较长,传统育种方法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久,这既考验企业的耐心,也考验企业的实力。圣农集团能够在短短8年时间内成功培育出“圣泽901”,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企业的坚定担当。
2014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明确提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品种,提升我国白羽肉鸡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一计划为圣农集团的育种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农业农村部又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将白羽肉鸡育种纳入其中,进一步加大对种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引导下,圣农集团积极响应,联合中国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12家科研院校,组建了强大的“产学研联盟”。该联盟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科研院校提供先进育种技术和理论支持,圣农集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为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圣农集团建立了庞大的种鸡基因数据库,收录1.2亿条种鸡基因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育种团队能够更精准地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鸡,从而大幅提高育种成功率。同时,他们还运用先进的基因组选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实现对种鸡的快速选育。这种“国家战略+企业主导”的模式,成为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圣农集团仅用8年时间就成功培育出“圣泽901”,将育种周期缩短2年以上,创造了中国白羽肉鸡育种的佳绩。
(二)从“跟跑”到“并跑”:中国育种技术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走进圣农集团的育种场,仿佛进入一个高科技的现代化空间。3000多个传感器分布全场,实时采集种鸡的生长数据,包括体重、采食量、饮水量、体温等。这些数据通过高速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由AI算法进行实时分析处理。每天,育种团队要处理800GB的育种数据,相当于一部高清电影的数据量。
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AI算法能够精准预测种鸡的生长趋势和性能表现,为育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传统育种方式下,人工选育往往依赖经验和主观判断,效率较低且准确性欠佳。而如今,借助AI技术,圣农集团的精准选育效率比人工提高了40%。以往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选育工作,现在短短几天即可完成,且选育准确性更高。
除AI技术外,圣农集团还采用“基因组选择+表型数据”的双轮驱动育种模式。基因组选择技术能够深入挖掘种鸡的遗传信息,找到与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实现对种鸡的精准选育。表型数据则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的种鸡生长数据,反映种鸡的实际生长状况。将两者结合,育种团队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种鸡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性能,从而培育出更优质的种鸡。
这种创新的育种模式,使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过去,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只能依赖进口种鸡。如今,圣农集团的育种核心参数达成率超过95%,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技术已成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与国际种业巨头展开激烈竞争。
结语:当“中国芯”飞向全球
从引种时的被动依赖,到出口时的技术输出,圣农“圣泽901”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种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生动体现。如今,全球每10只白羽肉鸡中就有1只源自中国种源,这一数据背后,是14亿中国人保障肉类供应安全的坚定决心,更是中国农业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坚实步伐。国产白羽肉鸡种源的崛起,对中国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提升了产业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对国外种源的依赖,还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增强中国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对国产白羽肉鸡种源崛起意义的观点!(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圣农集团等)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