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存栏结构剧变:后备与老鸡双降,主产蛋鸡成主力,9月趋势如何?

2025-09-14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一、8月蛋鸡存栏结构:从“两头热”到“中间强”的戏剧性逆转
 
  (一)数据揭秘:存栏结构“两端收缩,中部膨胀”
 
  在蛋鸡养殖领域,存栏结构的变化犹如市场的精准指示器,清晰反映出行业的供需动态与发展趋势。2025年8月,该领域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转变。依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全国主产区蛋鸡存栏呈现出极为明确的分化态势。后备蛋鸡作为未来产能的储备力量,其存栏占比出现明显下滑。具体而言,120日龄以下后备蛋鸡存栏占比环比下降0.22个百分点,降至21.3%。此数据不仅体现出月度环比的显著变化,更是近三年同期的最低水平,这预示着未来新增产能的储备速度有所放缓。
 
  待出栏老母鸡存栏占比同样呈现下降趋势。450日龄以上待出栏老母鸡存栏占比环比减少0.16个百分点,降至18.7%,并且自2024年以来一直保持下滑态势。这表明养殖户对待出栏老母鸡的决策正在发生改变,市场对于老母鸡的需求也处于持续调整之中。
 
  与上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逆势上扬。120-450日龄的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环比提升0.39个百分点,高达59.9%,创下2020年以来单月的新高。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哑铃型结构,直观地展示出蛋鸡产能正从前期的储备与积累阶段,快速向当下的释放阶段切换,标志着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节点。
 
  (二)可视化对比:近三年存栏结构变迁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这种变化趋势,将2023年8月、2024年8月和2025年8月的存栏结构数据进行可视化对比。
 

指标

2023年8月

2024年8月

2025年8月

环比变化(2025vs2024)

后备蛋鸡占比

23.5%

22.8%

21.3%

↓1.5 个百分点

主产蛋鸡占比

56.2%

58.1%

59.9%

↑1.8 个百分点

待出栏老鸡占比

20.3%

19.1%

18.7%

↓0.4 个百分点

 
  通过该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产蛋鸡占比在过去三年中呈现出连续提升的态势,而后备蛋鸡与待出栏老鸡的存栏占比则持续压缩。这种数据上的直观变化,深刻反映出蛋鸡产能集中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行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二、三大驱动力拆解:是什么重塑了蛋鸡存栏结构?
 
  (一)鸡苗销量“先增后减”,后备存栏“青黄不接”
 
  在蛋鸡养殖产业链中,鸡苗销量的起伏对后备蛋鸡存栏有着深远影响。2025年蛋鸡鸡苗销量呈现出极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征成为理解当前蛋鸡存栏结构变化的关键线索。
 
  4月,养殖端对未来旺季充满乐观预期,这一情绪直接反映在鸡苗销量数据上。彼时,鸡苗销量环比激增1.42%,达到了近年来的一个小高峰。山东某大型孵化场负责人回忆道:“4月那会,养殖户们对下半年鸡蛋市场信心十足,纷纷加大补栏力度,我们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鸡苗供不应求。”这种积极的补栏行为,直接推动了8月新开产蛋鸡数量的大增,为后续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提升埋下了伏笔。
 
  然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自5月起,蛋价持续低于成本线,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养殖户的心态。6-8月,鸡苗订单同比减少15%,8月鸡苗销量环比骤降0.43%。河南一位养殖户无奈表示:“蛋价一直跌,养得越多亏得越多,哪还敢补栏啊,只能先观望。”这一转变导致后备蛋鸡新增量不及自然淘汰量,后备蛋鸡存栏占比首次跌破22%,创下近三年同期的最低纪录。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预示着未来蛋鸡产能的储备力量正在减弱,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二)老母鸡出栏“加速去化”,待淘存栏“量价齐跌”
 
  老母鸡出栏节奏是影响蛋鸡存栏结构的另一个关键因素。8月,蛋价回落至3.2元/斤,这一价格使得养殖利润每斤亏损0.3元,养殖户们的惜售情绪瞬间瓦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老母鸡出栏量环比激增6%,创下了2024年春节后最大单月增幅。河北一位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养殖户透露:“蛋价这么低,老母鸡再养下去就是赔钱,大家都赶着把老母鸡卖了,减少损失。”
 
  与此同时,2024年5月鸡苗补栏量同比减少,这一数据的滞后效应在8月显现出来,导致450日龄以上老鸡新增量下降。在新增量减少和出栏量增加的双重挤压下,待出栏老鸡存栏占比连续两个月回落,目前已降至18.7%,为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不仅如此,老母鸡的收购价格也随之下跌,较7月下跌0.5元/斤,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这种“量价齐跌”的局面,反映出市场对老母鸡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也促使养殖户加快调整养殖结构,以适应市场的新趋势。
 
  (三)主产蛋鸡“双重扩容”,产能释放进入“快车道”
 
  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持续提升,是当前蛋鸡存栏结构变化的核心特征,背后是“双重扩容”的强大驱动力。一方面,2025年4月鸡苗销量同比增幅达8%,这一显著增长对应到8月,便是新开产蛋鸡数量的激增。另一方面,2024年同期补栏量仅微降1%,使得待淘汰蛋鸡规模有限。在这一增一稳的供需差下,主产蛋鸡存栏占比连续第5个月提升,且产蛋率同步回升至92%,达到了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随着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提升,鸡蛋日产量环比增加1.2%,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蛋鸡产能释放进入了“快车道”。然而,这种快速的产能释放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短期供应压力急剧增加,对鸡蛋价格形成了明显的下行压力。江苏某鸡蛋批发商表示:“最近鸡蛋供应量明显增多,价格也一直在往下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表明,主产蛋鸡存栏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着蛋鸡养殖行业的内部格局,也对整个鸡蛋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走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9月趋势展望:“中间强化”延续,两端收缩加剧
 
  (一)后备蛋鸡:补栏谨慎,占比或再降0.3个百分点
 
  9月,鸡蛋市场延续着复杂的态势,价格虽有低位微涨,从8月的3.2元/斤攀升至3.3元/斤,但仍未摆脱养殖亏损的困境。据卓创资讯调研显示,仅有12%的养殖户有补栏计划,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养殖户们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谨慎态度。这种谨慎情绪直接传导至鸡苗市场,鸡苗销量预计环比再降1%,这一降幅看似不大,却在蛋鸡养殖的产业链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回顾6-7月,鸡苗销量已连续下滑,这一趋势在9月仍在延续。由于鸡苗补栏量的持续减少,9月后备蛋鸡存栏占比面临着进一步压缩的压力,预计将降至21%以下。这一数据不仅是对当下市场情况的反映,更预示着未来产能储备的重大变化。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将是2018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意味着6个月后,蛋鸡产能储备将显著收缩,为未来鸡蛋市场的供应埋下了不确定性的种子。
 
  (二)主产蛋鸡:新增大于淘汰,占比剑指61%
 
  在9月的蛋鸡存栏结构变化中,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走势备受关注。尽管2025年5月鸡苗销量环比下降了3%,但与之相对的是,2024年6月补栏量同比减少了5%,这使得待淘汰蛋鸡规模更小。通过详细的测算可以发现,9月新开产蛋鸡数量(对应5月补栏)仍比待淘汰量多300万只。这一数量差直接推动了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提升,有望突破61%。
 
  随着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提升,在产蛋鸡总量也将迎来新的高峰,预计将达13.5亿只,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蛋鸡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将对鸡蛋市场的供应产生深远影响。鸡蛋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对鸡蛋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同时也考验着市场的消化能力和养殖户的销售策略。
 
  (三)待出栏老鸡:淘汰加速,占比或跌破18%
 
  中秋佳节前夕,养殖户们纷纷加快了老鸡淘汰的步伐。预计9月老母鸡出栏量环比再增3%,这一增幅反映出养殖户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和调整。一方面,蛋价的持续低迷让养殖户们意识到,继续饲养老母鸡将面临更大的亏损风险;另一方面,中秋前市场对老母鸡的需求相对增加,为养殖户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出栏时机。
 
  与此同时,2024年6月鸡苗补栏量同比减少10%,这一数据的滞后效应在9月显现,导致450日龄以上老鸡新增量降至年内最低。在出栏量增加和新增量减少的双重作用下,待出栏老鸡存栏占比面临着进一步下降的压力,预计将降至17.5%-18%。这一占比的下降,不仅意味着鸡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也预示着产蛋高峰期将有所延长,对未来鸡蛋市场的供应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
 
  四、市场影响与行业对策:从结构变化看供需博弈
 
  (一)短期冲击:供应集中释放压制蛋价反弹
 
  蛋鸡存栏结构的变化,对鸡蛋价格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主产蛋鸡占比的持续提升,使得鸡蛋日产蛋量达到了1.6万吨的高位,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当前蛋鸡产能的强劲释放,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供应压力。与此同时,冷库蛋出库量也在悄然增加,周增幅达到了5%。冷库蛋的集中出库,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上鸡蛋的供应过剩局面。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自8月下旬以来,蛋价的反弹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蛋价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压制着,始终难以突破当前的价格区间。从期货盘面来看,JD2510合约在3000元/500千克一线震荡徘徊,这一价格走势直观地反映出市场对于旺季需求的谨慎态度。市场参与者们似乎都在观望,等待着供需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打破当前的价格僵局。
 
  (二)长期信号:后备收缩预示2026年产能拐点
 
  后备蛋鸡占比的持续下降,预示着未来蛋鸡产能的重大转变。随着后备蛋鸡占比的下滑,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一季度新开产蛋鸡规模将逐步缩减。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鸡苗销量的持续低迷以及养殖户补栏意愿的降低。
 
  若9月鸡苗销量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0%,那么这一数据将在未来的养殖周期中逐渐显现出其影响力。预计2026年上半年,蛋鸡产能将迎来拐点,出现见顶回落的趋势。这一转变不仅将改变蛋鸡养殖行业的产能格局,也将为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埋下伏笔。一旦产能开始下降,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将逐渐减少,从而为蛋价的回升创造条件。
 
  (三)操作建议
 
  养殖户: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养殖户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中秋佳节前夕,是淘汰450日龄以上老鸡的有利时机。此时淘汰老鸡,不仅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减少饲料等资源的浪费,还可避免老鸡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价格下跌中带来更大的损失。同时,养殖户在补栏时务必保持谨慎态度。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风险。在选择鸡苗时,要充分了解种鸡场的信誉和鸡苗质量,避免因鸡苗问题而影响养殖效益。
 
  贸易商:贸易商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操作策略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流通和价格稳定。将库存周期控制在5天以内,是贸易商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手段。这样可以避免因库存积压而导致的资金占用和价格风险。在当前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高价囤货无疑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贸易商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库存,确保货物的及时周转。同时,关注10月主产蛋鸡产蛋率变化,对于防范集中出库风险至关重要。一旦产蛋率出现大幅波动,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也将随之变化,贸易商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加工企业:对于加工企业而言,利用当前价格低位锁定30-45天用量,是一种明智的采购策略。在鸡蛋价格较低时,加工企业可以加大采购力度,锁定一定时期的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布局中秋后食品加工旺季需求,也是加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中秋过后,随着节日消费的带动,食品加工行业将迎来旺季。加工企业应提前做好生产计划和原料储备,开发多样化的蛋制品,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结语:存栏结构剧变背后的产业周期密码
 
  2025年8月的蛋鸡存栏结构变化,无疑是蛋鸡养殖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是短期市场供需博弈的直接结果,更是产业周期深度切换的一个强烈信号。主产蛋鸡存栏占比的“单极扩张”,使得当前市场的供应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鸡蛋价格在短期内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这对养殖户的短期收益构成了严峻挑战。而后备蛋鸡与待出栏老鸡存栏占比的“双向收缩”,则预示着产能去化的浪潮已经悄然启动。
 
  对于整个蛋鸡养殖行业而言,不仅要警惕短期供应“洪峰”对鸡蛋价格造成的压制,更要敏锐地捕捉到后备存栏下降背后所隐藏的中长期产能调整机遇。这一变化或许正是市场从“量增价跌”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质升价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关键窗口期。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期,无论是养殖户、贸易商还是加工企业,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数据支持:卓创资讯、Mysteel农产品)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