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时,遂宁穗曾农业有限公司智能蛋鸡养殖基地的“智能鸡宿舍”已是一片繁忙。一排排现代化蛋鸡“标准宿舍”整齐排列,占地广阔的养殖区内听不到传统养鸡场的嘈杂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运转的平稳声响——这里,5万羽美国海兰灰蛋鸡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
智慧养殖护航:从“喂养”到“精养”的升级
“以前养鸡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基地负责人叶维成指着鸡舍内的智能设备介绍,整个养殖过程已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蛋鸡“标准宿舍”里,自动喂料系统会按照设定时间,精准投放由玉米、豆粕、叶黄素等科学配比的饲料,确保每只蛋鸡摄入的营养均衡;环境控制系统则24小时监测舍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旦出现参数异常,会自动启动通风、调温设备,为蛋鸡营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高清摄像头更是如同“电子管家”,实时观察蛋鸡的进食、活动状态,若发现病弱鸡,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介入处理,有效降低疫病风险。
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600万元,是集“养、管、育、销”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项目。目前蛋鸡存栏量稳定在5万羽,凭借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每日可产鲜蛋5.2万余枚。
营养品质过硬:“科技蛋”赢得市场青睐
“我们的鸡蛋不仅新鲜,营养还更丰富。”据叶维成介绍,基地始终将蛋品品质放在首位,除了通过智慧养殖保障蛋鸡健康,还在饲料配方上“下足功夫”。技术团队会根据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对玉米、大豆等五谷原料进行精准配比,特别添加锌、硒、叶黄素、亚麻子等多种营养元素,叶黄素有助于保护视力,亚麻子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元素的精准添加,让每一枚鸡蛋都成为“营养小炸弹”。
与此同时,基地严格遵循国家疾控防疫规程,从饲料采购、人员进出到鸡舍消毒、蛋品检测,建立了全链条防疫体系,确保每一枚鸡蛋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凭借过硬的品质,基地产出的鸡蛋不仅在本地农贸市场供不应求,还与多家超市、餐饮企业达成长期合作,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绿色循环发力:鸡粪变优质有机肥 实现多方增收
“养殖不排污,粪污能赚钱。”在基地的鸡粪烘干车间,叶维成的一句话道出了绿色循环的奥秘。基地引进了一套自动清粪系统,蛋鸡产生的粪便会通过传送带被集中输送至发酵罐,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优质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富含氮、磷、钾等养分,既能改善土壤肥力,又能减少化肥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深受周边种植户青睐。
这套绿色循环模式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更直接带动村集体与群众共同增收。基地优先雇佣周边村民参与养殖管理、蛋品分拣、有机肥生产等工作,为当地提供了10余个稳定就业岗位。同时,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基地建设,每年都能获得固定分红,实现了“产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多方共赢。
如今,遂宁穗曾农业智能蛋鸡养殖基地已成为船山区河沙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项目。未来,基地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探索“蛋品深加工+电商销售”新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动能,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