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局还是不错的,山东市场的供应压力和咱预料的一样,开始出现明显缩减,不仅降价的企业少了甚至已经有企业开始提价了,华北地区的价格一直相对较为稳定,市场开始进入缓慢的筑底期,至于东北地区,就像咱说的一样,现在刚刚迎来“大考”,整体的供应压力依旧明显,不少企业正在一步步的试探持粮主体的心理底线,进入月末,玉米两级分化的同时也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处于供应放缓的阶段,虽说需求提振不明显,但最基本的刚需还是存在的,这就给了玉米筑底的底气,但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新粮入市的大背景并未发生变化,华北及山东地区的潮粮供应依旧较为充足,这点是需要时间来进行消化的,不过进入十一月之后,华北及山东地区势必会发生以下几点变化:
1、潮粮、次粮甚至是霉变粮的入市基本进入尾声或是结束,大部分的基础持粮主体会进入惜售阶段,市场供应会呈明显下滑趋势!
2、贸易商建库的情绪会不断提高,出手的比例会不断增加,市场会进行流通截留阶段!
3、与东北地区的关系会被直接“割裂”,毕竟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铁路运费优惠力度收紧、汽运上涨再加上是潮粮的天气,东北粮受“追捧”的阶段会消失!
4、各地粮库的轮入计划会陆续展开,再叠加饲料企业的介入,市场的需求会呈上升趋势,甚至华北及山东地区的粮源会与南方进行流通,进一步缓解本地粮源的供应压力!
昨日西北地区企业的报价上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实背后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市场供应减少,再加上天气利好,持粮主体看涨的情绪开始升温,但众所周知,西北地区属于“独自玩儿”,很难影响到山东及山东地区,至于西南销区,在没有新疆粮大规模流入的情况下,威胁并不大,毕竟单靠西北地区(除新疆外)的产量还是差了不少!
关于东北地区,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东北地区整体是丰产的,甚至是近几年以来的最高峰,而在即将结束的10月份,市场流入的粮源占比极少,虽说和收割进度有关,但这等于无形中把压力给到了十一月份,这也是咱一直以来最担心的问题,如果下个月东北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售粮潮,虽说价格会出现明显的下滑,但有政策收储的托底,价格还是有保证的,但如果惜售情绪占据高峰,市场流通粮源依旧较为低迷,那么售粮压力一旦后移,威胁就不是一般的大,甚至会影响到开春之后的价格走向!
关于玉米价格筑底的时间,小编认为要分区来看,目前华北山东甚至是西南都基本进入该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价格反复试探会成为主流,这就等于在危机中暗藏机遇。但东北地区现在距离这一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哪怕是不断被炒作的粮质问题都不足以解决。至于关内东北地区地区的依赖度,在小编看来更是无稽之谈,且不是深加工有本地粮源供应,就算是饲料企业也有不少的“外援”,其中就包括下个月可能启动的小麦投放和进口替代等!所以乐观可以,但千万别上头,否则后悔晚矣!
短期来看,无论是华北还是山东地区,随着新粮入市的不断扩大,价格下行都是主流趋势,尤其是华北及山东地区受到降雨和心态崩溃等影响,甚至出现了恐慌性售粮,但这并不代表玉米价格就没有上涨的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企业、贸易商都将加入到收购的大军中,所以目前山东企业的价格是偏低的!更别说中长期了,一旦入市潮结束叠加入冬,粮源存储难度大幅减小后,持粮主体的心态会逐步恢复,再加上政策端的发力和南方需求的提高,春节前小编认为玉米至少有两拨较为明显的上涨机会!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小编认为华北及山东大概率会降至1.05-1.1元/斤的区间内,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附近!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