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吃紧局面仍支持豆类,但中国需求放缓和南美丰收对其构成拖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19日收盘微幅收涨,CBOT 7月豆粕期货收涨0.1%,报收于361.40美元/短吨,盘中一度触及4月1日以来的最高价。
豆类期货早盘大幅走高,但外围市场的溢出压力打压期价尾盘回落。同时,中国需求放缓和南美大豆丰产亦对期价构成拖累。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私营出口商达成了向中国出售11万吨大豆的协议,交货是在8月31日之后。近期中国一直远离市场,因为其将部分业务转向南美。美国农业部报告,截至5月1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量为166,200吨,高于前一周的62,300吨。
私人天气预报机构Telvent DTN资深农业气象学家Mike Palmerino表示,“另一段长时间的潮湿天气未来数日将从中西部的东部发展到西部,破坏和推迟玉米和大豆的播种。”截至15日,美国大豆播种率为22%,低于5年平均水平31%。
大连豆粕期货19日止跌反弹。主力1201合约收于3303元/吨,上涨21元/吨。美豆类大幅走高,带动昨日国内豆粕市场止跌反弹,但整体涨势弱于外盘走势,主要是受国内宏观调控影响,市场跟随意愿不强。盘面来来,连豆粕反弹力度偏弱,尚不具备单边上涨趋势。隔夜美豆类整体呈现高位回落态势,预计短期连豆粕将维持震荡调整,向下空间不大。
消息面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周四宣称,中国5月、6月大豆进口量均为450万吨。5月进口量较4月进口增加16%,较上年同期增加3%。国内大豆进口量增加会对豆粕涨势形成压力,投资者需关注。豆粕现货报价也出现下跌,43%蛋白,山东博兴2980元/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