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毒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2011-08-28来源:本网采编文章编辑:admin[点击复制网址]
|

  禽病毒性肾炎是由肾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鸡肾脏,呈现亚临床症状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在床症状】在实验条件下,1日龄感染肾炎病毒的鸡仅出现一过性腹泻,并非所有的鸡都表现腹泻症状。接种病毒7~14 天后仔鸡增重受阻,4~21天内可见鸡排白色稀薄粪便。本病病死率受肾炎病毒毒株毒力、家禽品种和品系及实验感染条件等因素影响。在野外条件下,肉仔鸡感染肾炎病毒后有的呈现亚临床感染症状,雏鸡患病呈现僵鸡综合征。

  【病理变化】 在实验情况下,接种后4~21天肾脏有轻度到严重的变色(苍白、褪色),不肿大,呈现肾脏尿酸盐沉积,在心脏、腹膜和肝脏表面沉积着粉笔末样的尿酸盐结晶。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并有颗粒细胞浸润,在变性的上皮细胞浆中见大小不等的嗜酸性颗粒。此外,还见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中度纤维化。

  【类症鉴别要点】

  一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引起鸡间质性肾炎,仅据组织学和病变难以将这两种病区分开,要根据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呼吸道症状和气管有病变进行区别。

  二传染牲法氏囊病 与传染性法氏囊病引起的肾脏肿大及代谢病痛风症引起的尿酸盐沉积进行区别。

  【防制】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的水平传播及经蛋垂直传播,预防各种病原混合感染,注意鸡舍消毒对控制本病至关重要。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