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禽呼肠孤病毒:种禽免疫与生物安全是关键

2025-09-04来源:Hendrix Genetics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es,ARVs)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可引起肉鸡、种肉鸡和火鸡的关节炎和腱鞘炎(TARV)。

  禽呼肠孤病毒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各种类型的鸟类中均可检测到其抗体。

  AR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ARV对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家禽舍和家禽相关物品中轻易存活。

  — 1 —

  临床症状

  在家禽中,禽呼肠孤病毒与多种疾病和症状相关,因为该病毒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家禽场,且易于分离和培养。

  例如,在患有吸收不良综合征的肉鸡中,常同时检测到呼肠孤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以及多种细菌,因此往往难以明确具体的致病因子。

  关于呼肠孤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存在诸多推测,但其具体作用尚无定论。

  在肉鸡和火鸡中,呼肠孤病毒感染与关节炎和腱鞘炎之间的关系明确且易于理解。

  该病死亡率低,但发病率高。

  由于行走疼痛,禽只不愿移动,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生长迟缓和屠宰时的淘汰。

  跗关节和腓肠肌腱肿胀并发热。

  — 2 —

  诊 断

  由于禽呼肠孤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禽群可能接触到非致病性毒株,因此禽只血清中的ELISA抗体滴度水平不一。

  ELISA检测在疫苗接种后用于检测抗体滴度升高非常有用,但如果仅在商品鸡群血清样本中检测到抗体,并不能作为疾病的指示。

  呼肠孤关节炎关节炎和腱鞘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必须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或RT-PCR进行确诊。




  呼肠孤关节炎关节炎和腱鞘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剖检。

  — 3 —

  防控与疫苗接种

  呼肠孤病毒对消毒剂相对耐受,能够在环境中轻松存活。

  生物安全、适当的清洁与消毒、同龄全进全出管理对降低感染压力非常重要。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会使家禽对呼肠孤病毒感染更易感,压力、管理不善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同样会增加易感性。

  似乎存在与日龄相关的抵抗力。

  14日龄以上的禽只虽然仍可能感染,但临床症状较轻。

  控制呼肠孤关节炎和腱鞘炎最重要的措施是种禽免疫,原因有二:

  首先是防止病毒的垂直传播;其次是通过母源抗体保护雏禽。

  疫苗接种采用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活疫苗的预免非常必要,以获得足够的抗体水平。

  常用的不同毒株包括1133、2177、1733和2408,均用于对抗1133毒株。

  由于蛋鸡和蛋种鸡对该病的敏感性极低,因此不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注:本文引自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