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豆粕期货10日早盘跳空低开收跌,主力合约1205合约收2909元/吨,跌48元。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升破7%,市场担忧情绪加剧。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国内港口大豆库存仍处高位,油厂开机情况较好等打压连粕价格,虽然国内处于需求旺季,但不足以带动连粕上涨。技术上,期价重返均线系统下方,处于空头趋势。预计近期连粕短期仍将下跌,建议投资者继续做空。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9日收盘跌至1个月低点,屈服于金融资产的全面抛盘压力。分析师表示,全球经济忧虑及对意大利债务形势的担忧加重促使交易商削减风险敞口。意大利国债收益率9日升至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加重了市场对该国可能可能面临与希腊类似的债务危机的忧虑。同时,美元急剧上扬,股市下跌,美国和南美大豆供应预期上调产生的大量负面影响令买家保持观望。
美国农业部(USDA)将其2011/2012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期由10月份的30.6亿蒲式耳,小幅下调至30.46亿蒲式耳。收成预期为41.3蒲式耳/英亩,较10月份的预期减少0.2蒲式耳,较上年的水平减少2.2蒲式耳。USDA将大豆出口量预期下调5,000万蒲式耳,至13.25亿蒲式耳,并上调其大豆期末库存预期3,500万蒲式耳,至1.95亿蒲式耳。USDA将其大豆均价预期由10月份的12.15至14.15蒲式耳,下调至11.60至13.60蒲式耳。
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5%,PPI同比上涨5.0%,PPI创一年新低。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通胀水平进一步放缓,为货币政策放松创造条件。不过全面放松条件尚不具备。
目前国内东北大豆已经收割完毕,但大豆购销陷入僵局。由于对价格的高涨预期,农民普遍存在惜售的心态,企业收购困难,这种僵局使贸易商和压榨厂收购积极性下降,纷纷停止了收购,等待价格下跌。综合各种因素及目前国内豆类库存依旧处于高位,下游养殖业需求对豆粕市场压力较大。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