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治H7N9事件中有三大经验

2013-06-24来源:据民生现代美术馆微博整理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03年,“SARS病毒”;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H7N9禽流感”……。短短十年间,一面是中国城市的迅猛扩张、城市人口的积聚膨胀,另一面则是各类新型的病毒加速变异,频频来袭。在主流媒体的聚光灯下,频繁的病毒威胁,总是被演绎为行政权力和自然界的角力。禽流感来袭,也就成了一次杀无赦的“斗鸡”行动。

  6月22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的“我们的城市”论坛系列——“斗鸡”,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助理秘书长王帆,在作题目为《H7N9禽流感危机中的健康传播与评价: 基于上海的经验研究》演讲,研究试图考察民众的“知识”(市民在H7N9禽流感事件中对于疾病本身关注什么?了解多少?)和“信息”(市民对官方信息质量、传播过程,以及“信源”的评价如何?)

  王帆研究发现上海在防治H7N9禽流感事件中有三大经验:

  1、上海市政府在H7N9禽流感信息传播中已获得初步效果,但在受众所关注的病毒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治疗不确定方面的信息传播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2、政府应当重视传统媒体上的发言专家和新媒体上的民间意见领袖的协调和冲突,要关注“名人效应”和立体传播的策略。

  3、信息的畅达对于民众是一种“增权”,因此,在健康风险应对中,政府要注意信息传播、风险沟通、科学传播的同步和平衡,针对疾病风险的科学研究进展应及时传达给公众,与公众共同面对危机。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