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活禽市场销量下降 市场信心恢复尚需时间

2013-07-09来源:青年报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上月20日,上海市开设五个活禽销售点,开始有条件恢复活禽交易。如今大半个月过去了,活禽销量如何?记者昨天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全市活禽交易零售点依然有限,销量并没有显著提高。业内人士称,市民对鸡肉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记者昨天早上9点在位于长宁区仙霞西路的虹康菜市场看到,活禽柜台边不住地有人挑鸡。店主告诉记者,相较于恢复前几天一上午卖掉一百多只鸡、几十只鸽子,买活鸡的市民还要排队买鸡的火爆程度而言,这几天已经没有那么疯狂了,平均每天销量在200只左右,比H7N9禽流感爆发前一天五六十只的销量增加了不少。为了招徕客户,摊主还打起来促销牌,每斤降2—4元不等。“虽然降价后跟冷鲜鸡的每斤价格一样,但除去羽毛和内脏之后,活鸡的价格比冷鲜鸡贵了一些。”摊主告诉记者。

  虽然零售点销量上升了一点,但由于零售点比较少,因此,恢复活禽销售以来,活禽销售并没有显著增长。据上海农产品中心相关负责人你介绍,每天的销量仅比第一天的3000余只稍微多了一点,远未达到禽流感前一天2.5万只的规模。尽管上农批内的大部分活禽商户都已开张营业,不过基本都存在亏本迹象,一些商户既怕老客户流失不得不勉强支撑,又为减少拿货多导致滞销,只能和其他商户一起拼车拿货。

  “目前和我们对接的活禽零售点只有10家,其中只有2家在浦东。零售点少了,活禽销路自然少了。”该负责人称。

  在冷鲜鸡市场,销量也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据爱森优选统计,在全市45个销售点中,5月底刚上市前几日每天能销掉2000余只冷鲜鸡,之后几个星期下降到了1500只,而这几天每天销量仅1000来只。爱森优选经理陈庆峰认为,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市民对于肉类的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冷鲜鸡品种少也是原因之一。“冷鲜鸡只有三黄鸡和草鸡两种,而冻禽除了鸡,还有鸭、鸽子等多种选择,光鸽子就有好几种。”

  不过记者在随机采访前来买菜的市民后发现,仍然有不少市民对鸡肉心存芥蒂,在挑选肉类时首选猪肉、牛肉,而对鸡肉“绕道”。业内人士称,市场对于鸡肉的信心恢复需要一段时间,鸡肉近期销量不佳是在预期之内,过段时间将逐步上升。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