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农业或成为中国黄羽肉鸡产业发展新模式

2014-11-11来源:《中国禽业导刊》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近30品。年来黄羽肉鸡产业蓬勃发展,我国鸡肉消费量增长迅速,已占据了我国肉鸡产业的半壁江,鸡肉已成为第二大肉类消费山。然而,“速生鸡”、“药残鸡”等系列突发事件不仅对肉鸡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我国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凸显;禽流感和H7N9流感疫情爆发,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也受到威胁。但因为传统消费习惯,黄羽肉鸡一直以来以活禽上市为主,故黄羽肉鸡的销售模式创新和规模屠宰问题亟待解决。起源于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能够规避农业中的信任问题,已促进了世界多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社区支持农业虽处于初级阶段,但以小毛驴为代表的CSA市场已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相信社区支持农业也将为我国黄羽肉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排忧解难,促进黄羽肉鸡的有机养殖和规模化屠宰加工的发展。

  一 中国黄羽肉鸡生产现状

  1 黄羽鸡肉产量与规模

  2011年我国鸡肉产量为1 20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5%,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我国的鸡肉生产包括快大型白羽肉鸡、优质肉鸡、淘汰蛋鸡以及肉杂鸡等,一般优质肉鸡和肉杂鸡统称为黄羽肉鸡。2010年我国肉鸡存栏34.3亿只,其中黄羽肉鸡18.2亿只,占比53.1%,肉鸡出栏107.5亿只,其中黄羽肉鸡40.6亿只,占比37.8%,黄羽肉鸡已占据了我国肉鸡产业的半壁江山。

  2 黄羽鸡肉消费特点

  我国既是鸡肉生产大国,也是鸡肉消费大国。我国鸡肉人均消费量从1978年1.08kg/人增长到2010年的9.3kg/人,鸡肉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也是我国消费人群最广的肉类。

  黄羽肉鸡在南方和港澳地区很受欢迎,尤其是两广、闽、浙、苏、沪等省市尤其偏爱黄羽肉鸡。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消费者对鸡肉肉质的要求,我国黄羽肉鸡以活禽上市交易为主。但2004年到2013年,中国内地爆发禽流感和H7N9甲型流感疫情,活禽交易市场陷入“关闭-开放-关闭”的循环中,虽然这是多方讨论的结果,但肉鸡的活禽交易方式已受到广泛质疑。

  3 鸡肉食品安全

  我国肉鸡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鸡肉产品质量问题和禽病却频发。1997年,香港禽流感爆发,禽产品安全受到质疑;2003年中国内地爆发SARS,禽产品出口遭到日本封关;2004年中国内地爆发禽流感,尤其是2012年的“速生鸡”、“药残鸡”等系列肉鸡突发事件,使我国肉鸡产业遭受巨大的损失;2013年又突发H7N9流感疫情,使刚刚有所复苏的肉鸡行业又跌入谷底,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肉鸡突发事件和H7N9甲流疫情给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行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同时也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心理。

  二 社区支持农业的研究进展

  1 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

  社区支持农业,即指社区与农业互助,但社区支持农业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具体来讲,就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安全无害的放心农产品,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直接的经济合作关系。而“社区”不仅指“住在相同地区的一群人”,更是指有共同利益的一群人,即希望使用安全放心食物的一群人。

  社区支持农业是一些社区的消费者和一些农场或农场群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农业风险,共同享有农产品收益的合作形式。它不仅让农民免除中间环节获得更多利润,也使消费者能够了解他们的食物来源,确保食物安全。它强调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其核心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风险公担,利益共享以及合作互信。

  2 国外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

  CSA最早始于日本。由于环境污染等公害事件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东京等大城市的家庭主妇为了得到安全新鲜、无化学品的农产品,以先付款的形式直接与农民交易。后来这一理念传播到欧美和北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社区支持农业。但新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利益问题,日本的CSA发展趋于衰减。

  美国的CSA发展却不同于日本。美国第一个CSA登记的农村出现于1985年的马塞诸塞州,后来民间成立了自然有机农场协会,全国兴起了“地方食品运动”,倡导自由购买当地绿色健康食品,使CSA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CSA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迄今约有5 000家CSA、涉及二百多万户美国家庭。美国CSA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人们对食品质量的关注。

  欧洲CSA发展迅速。1986年,德国建立了为苏黎世附近成员提供蔬菜的集体农场,后来CSA理念农场开始在德国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遍及英国的小有机蔬菜农场建立了为已预定蔬菜的消费者提供箱装产品的订购方式,该方式在欧洲丹麦等几个国家很流行。2001年,CSA传入法国。从此,CSA在欧洲的发展如野火般蔓延。

  3 中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CSA在中国也被称为“城乡互助”,2005年创建的“土生良品展览馆”、2006年温铁军、何慧丽等学者发起的“购米包地”以及2007年发起的“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就是CSA的雏形。从此,我国广西、四川成都、河北晏阳初、云南昆明、河南兰考县、广州和北京等地陆续创建了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其中,北京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开展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健康农业”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了我国各地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2009年,贵阳市出台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草案)》中明确倡导“社区支持农户”的绿色纽带模式,率先以地方政府政策的形式正式支持CSA模式。

  与此同时,香港社区伙伴也开始在国内推动一些社会组织NGO和小农户做CSA模式的生态农业;在台湾,“主妇联盟”、“深耕部落”CSA模式的组织影响力也非常大。到2011年,我国以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运作的农场已达近百家,包括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官方机构发起、带有实验性质的CSA、NGO组织发起的CSA、小农机合作社为生产主体的CSA、由市民个体或者合作伙伴为生产主体发起的CSA、或由餐厅直接与农场联系的CSA等。

  CSA是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方向,它能有效避免农业发展中的信任问题。但CSA却难以避免受到“三农”问题的制约,整个农业领域因受到工业化提取剩余而处于弱势领域,无论是政策、科研、资金还是人才都匮乏。具体来讲,农产品长期以来价格无法反应价值,缺乏优质的种子和适用的有机农业技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随着更多资金导向CSA,人才问题将是制约CSA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突显CSA农场经理的数量和质量短板的问题;CSA运作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有机生活理念仍需树立调整等。

  三 社区支持农业将是中国黄羽肉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1 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虽然CSA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这并不妨碍CSA成为世界性潮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暴露出一系列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为CSA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明确以及民众健康生活理念的树立和普及,我国的CSA项目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我国消费者的另类食物体系网络正在中国迅速铺开;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拉动了有机食品规模化发展,而且他们构成参与主体的环保和食品安全等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加大促进了另类农业与食物体系的发展。北京国仁小毛驴市民农园运作至今受到了近200多家国内外媒体的正面报道,也充分说明了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的相关事业受到全社会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2 社区支持农业将是中国黄羽肉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也必将走上社区支持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我们需要CSA模式来解决生长激素和化学药物滥用的问题,发展肉鸡的有机养殖,重塑消费者对肉鸡产品的信心;另一方面,CSA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到肉鸡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让他们了解食物来源于哪里,也对畜牧行业尤其是肉鸡行业有一个更全面、正确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应对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第三,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巨大差距,我国肉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需引入CSA创新营销模式,引导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第四,从民众的共公安全和疫病防疫需要的角度考虑,黄羽肉鸡的活禽市场必将取缔,冰鲜鸡市场潜力巨大,CSA模式既可以让人民吃上新鲜、健康、安全的鸡肉,又可以促进肉鸡规模化屠宰和定点屠宰的发展。

  总而言之,CSA模式不仅有助于消费者完成黄羽肉鸡消费习惯改变的过渡,促进公共健康和卫生,更能加速肉鸡的有机养殖、规模化屠宰加工发展,为我国黄羽肉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