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都发现猪肉涨价了,以往每斤13元至15元的精瘦肉,现在要卖到每斤15元至18元。据南宁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持续低迷3年多时间后,生猪价格开始明显上扬,受今年以来两次上涨波动影响,从4月下旬开始,南宁市边猪(指已屠宰、开边的猪)批发价格和市场终端销售价格涨势明显。
数据显示,9月份南宁市五丰联合食品有限公司边猪批发均价为11.9元,比4月平均的8.4元上涨41.6%,比去年同期的9.8元上涨21.5%;9月份南宁市19家农贸市场精瘦肉、腿肉、五花肉、排骨零售均价分别为16.6元、13.6元、14.4元、23元,与8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9.5%、20.4%、18.5%、23.2%。
在牛羊肉价格方面,与8月份和去年同期相比,9月份牛羊肉价格波动不大。但受近年来供应偏紧、需求增加、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以及百姓饮食消费结构调整影响,牛羊肉价格仍高位运行,9月份南宁市普通牛、羊肉月度均价分别为37.1元、38.7元;黑山羊肉零售价格为45—50元,节日期间有上涨趋势。
由于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扬,导致市民对其他肉类替代品需求增加,加上学校集中采购,禽蛋价格略有提升。9月份鸡肉月度均价为12.3元,比7月的11.1元上涨10.8%,比去年同期的10.5元上涨17.1%;随着中秋月饼生产需求增加,9月份鸡蛋价格出现上扬,据价格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南宁市红皮鸡蛋市场批发价格为5.1元,比今年7月初的3.6元上涨41.6%; 19家农贸市场红皮鸡蛋月度均价为5.6元,比7月份平均的4.9元上涨14.3%,但与去年同期的6.5元相比,下跌13.8%。
还有,受肉类价格影响,鱼类品种价格略微上扬,近期本地淡水鱼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草鱼、鲢鱼月度均价分别为7.7元、4.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左右;大头鱼零售价格约为6元,大罗非鱼零售价格为5—6.5元。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季节性生产和养殖、捕捞成本的上扬,导致目前市场上海鲜价格居高不下,从部分农贸市场海鲜销售价格来看,优质海虾零售价格约为65元,优质花蟹零售价格约为45元;外调品种冰冻带鱼月度均价为15元,比去年同期的14元上涨7.5%。
据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分析,8月、9月前期南宁市降雨不断,中后期高温天气持续,加上正处蔬菜交替季节,蔬菜特别是本地叶菜的生产和供应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近期南宁市蔬菜市场价格环比、同比均出现明显上扬。据价格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具可比性的22种蔬菜平均零售价为3.14元,比7月、8月份的2.52元、2.86元分别上涨24.6%、9.6%,比去年同期的2.59元上涨21.2%;比去年同期涨幅较明显的是胡萝卜、西红柿、大白菜、茄子、豆角、冬瓜、韭菜,涨幅均超过30%,月度均价分别为3.5元、3.3元、2.3元、2.1元、3.4元、1.9元、3.2元。
另外,南宁市物价局监测的26种蔬菜,均价每斤在1-2元区间的占3种,2-3元的占8种,3元以上的占15种,中高价位的蔬菜品种明显增多,四季豆、菜心、西兰花均价甚至超过4元以上,城东部分农贸市场品种售价甚高。南宁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预计,近段时间季节转换、降雨偏多,蔬菜生产青黄不接,预计受季节性、规律性波动影响,蔬菜价格高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猪价震荡下跌 咱养猪人盼望的双节上涨有戏吗?
上周行情回顾-持续下跌
上周全国从北到南整体呈现下调态势。跌幅居前的地区主要以东北三省及广东、福建地区为主,截至13日,东北局部跌破17.0元/公斤,黑龙江最低出栏价甚至跌至16.6元/公斤,成为全国最低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猪价跌势也比较明显,不少地区猪价跌至18元/公斤以下;此外,河北、河南、山东、两湖、江西等地猪价均有小幅下跌,跌幅相对较为和缓;目前浙江、四川、贵州等地区成为全国高价区域,受外地猪源冲击,猪价稍有回落。
整体来看,本周各地集中出栏增多,屠宰企业收猪顺畅,趁机压价。临近周末,部分养殖户对猪价跌势较为抗拒,北方局部地区有趋稳态势,行情宝提醒大家及时关注猪价变化。
能繁母猪再减16万头,利好本轮周期
农业部公布的2015年8月存栏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8月环比下跌0.4%,同比减少14.2%。行情宝测算,8月相比上个月能繁母猪减少约16万头。
一般而言,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决定10-12个月之后的生猪供给,母猪存栏降到底部一年以后猪价才会出现大周期的猪价转折点。母猪存栏持续下降,意味着本轮周期猪价的上升期在持续延长,从行情宝跟踪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母猪存栏底部在8-9月份,那么对应本轮猪周期价格的拐点将出现在明年9月份前后。
生猪总存栏连续增加,压栏可能性更大
全国生猪总存栏量8月份环比增加0.5%,同比减少10.4%
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生猪总存栏却连续连续两个月环比增加,这说明育肥猪存栏总量在7月和8月是逐渐增加的。育肥猪存栏总量的增加有三种可能:一是当月仔猪产量增加;二是部分当月该出栏生猪压栏未出;三是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从猪的生理特征来看,随天气转凉,下半年母猪窝产及成活率的确会逐渐提升,而且今年仔猪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母猪的生产率也会相对有所增加,但是往前追溯4个月的话,当时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明显下降的状态,因此仔猪产量增加这个因素对8月份生猪总存量的提升带来的贡献非常小,甚至有可能是负的。那么也就是说,8月份育肥猪存栏增加很可能主要还是由于部分养殖户的压栏。
压栏会给市场带来什么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数量和重量。总的来说就是猪肉供应总量增加。
双节即将来临,利好是否能带来猪价提升?
本周是中秋前最后一周,下周末即将迎来中秋佳节,再下一周是十一国庆长假。双节的到来成为人们对未来需求提振、猪价上涨的筹码。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今年消费情况让人一次次失望,未来的双节是否能像往年一样给需求带来大幅提升仍是未知。
从目前行业内的预估来看,大部分人认为,今年的传统节日能给消费带来的提升有限。如果这个推断成立的话,月初人们的压栏待售势必会带来节前的集中出栏,而且育肥猪生猪速度的变快又会带来猪肉产量的增加,那么今年的节日利好将会被彻底抹掉。
原料价格持续下跌 不宜备货太多
上周饲料原料市场整体持续下跌,特别是玉米价格。其中,辽宁部分地区新季玉米已经零星上市,但水分偏高,贸易商采购意愿不强,30%水分玉米价格在0.8元/斤左右。东北地区陈粮也因销售不畅及贸易商降价,导致价格下跌。华北玉米新粮陆续上市,价格也是持续下跌。河南、安徽等地玉米价格在1-0.9元/斤左右,新玉米更是便宜。整体来看,后市玉米价格下跌仍将是市场主基调。
豆粕价格保持震荡走势为主,山东及江浙一带地区主流价格在1.3-1.4元/斤,两广及福建地区价格在1.3元/斤以下,内陆销区豆粕价格在1.4元/斤附近。同玉米不同,豆粕未来存在上涨空间,市场整体基本抗跌。
小编建议养殖户:玉米不宜备货太多,随用随买;豆粕可逢低备货,并注意饲料保管。
本周行情展望——短期内猪市或将继续涨跌调整
上周末开始,东北地区生猪出栏价已基本稳定,然而跌势的扩散传递并没有结束。本周利好因素是双节即将来临,猪肉需求或将有所增加,然而同时也面对着诸多不利因素,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强、屠企屠宰量未有明显提升都使猪价仍面临被压价的风险,如果一旦形成集中出栏,那么节前猪价将会更加萧条,即使后期猪价有所回升,只怕又要面对有价无猪的境况。因此,小编提醒大家不要把利好变成了不利,一定要避免集中出栏给自己造成伤害,下半年猪价能否大涨虽未可知,但也不会下跌太多,相比去年,仍会有较好的利润,因此,顺时出栏,落袋为安。
简述双节之际猪价不涨反跌的原因
首选我们应当清楚目前猪价依旧在市场的自我修复之中,行情调整期并未结束。7、8月份猪价奔9破十,暴涨的态势一度把猪市气氛带至沸点。但是高涨的行情稍纵即逝,而后进入了涨跌持续调整状态。可见这一轮高涨的猪价并不是市场调节的本意,而且在现有疲软的经济条件之下,难以接受如此之高的价位。通缩条件下,猪价及猪肉价格上行高度有限。整体产能减少的情况下,猪价跌势幅度也有限。因此猪价就用如此长的时间再度把猪价调至符合经济形势的位置。另外,北方已经到了消费回暖的时期,加上双节的提振,猪价应该上涨才是。但是目前猪价跌势不止,屠宰企业备货速度也是不紧不慢。这只能说明今年需求低迷的态势不可小觑,其对猪价的掣肘作用或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猪价仍处弱市中 但跌势将逐步趋缓
今日全国猪价整体依旧呈现下滑态势,就目前供求关系来看,跌势暂时难以止住,猪价依旧处于弱势之中。不过目前猪价尚未跌破8.5元,而实现的机会也不大。从供应端来分析,猪价并不会越跌越厉害,而是会逐渐趋缓。短期来看,目前养殖户已经开启节前出栏,之前压栏的、还有现在的出栏猪都一齐进入了猪市,而需求端回暖起色不大,屠宰不提量只压价,因此行情跌势十分明显。但是随着双节的过去,出栏潮也会逐渐褪去热情,加上养殖户手里的猪并不多,猪价会随着供应的逐渐减少以及后市消费的逐渐回暖反弹至正常水平。长远来看,目前8月能繁母猪再减16万头,虽然存栏量有微幅回升,但是母猪拐点并未出现。官方数据显示生猪存栏增加数量有限,也对猪价支持。因此供应趋紧局面不改,猪价跌幅空间有限。
北方猪价多数呈小幅走软态势 跌势已放缓
下跌的态势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而且也很容易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目前北方地区弱势的行情走势确实有点让人担忧,大家的确应该谨慎对待,但并不需要产生恐慌心理。目前东北地区的行情走势对北方整体猪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天气的日渐转凉正是到了季节性疫病特别是小五的爆发时期。很多养殖户在猪价涨幅不大特别是对疫情的担忧下,养殖户出栏积极性再度增加。而屠宰企业正好利用了养殖户这种恐惧心理,继续压价。导致行情继续涨跌调整。但是目前整体尚未形成集中出栏,养殖户抵触心理还在。加上生猪外调的开启,猪价跌势空间有限。北方多数呈小幅走软态势,跌势已放缓。可见目前猪价跌幅并未上涨,只是这两天区域有所扩大。建议养殖户保持正常出栏节奏,加强疫病防控。
存栏量还在降,猪市行情仍有赚头,但年内高价难求
这个9月注定不平凡,9月猪市打响9元保卫战。自8月上旬以来,猪价结束了长达5个月的上涨周期,开始了振荡模式。截止到9月14日,全国生猪价格为18.04元/公斤,较8月9日猪价最高点18.34元/公斤下降了0.30元/公斤,下降幅度将近2%。但是,目前饲料及原料价格依然在弱势运行,猪料比在5.98:1,自养自繁育肥猪每头均盈利400元以上,养殖利润依然可佳。
“生猪的价格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从8月初到现在,甚至未来的9月,整体都呈现出缓慢下行的趋势。”生猪行业分析师姬光欣姬光欣认为,8月份的下行趋势还不是很明显,目前广东地区最高猪价依然能达到9.6元/斤,但主流成交价则为9.1-9.3元/斤。姬光欣分析,9月份生猪需求会有一定提升,但很难拉动猪价上涨,而且双节前出栏量会有所增加,加之地方政府为稳定节前物价水平可能会投放部分储备肉,预计9月初到中旬与8月份相差不大。
从近2个月猪价走势来看,8、9月份虽然同样是涨跌震荡的态势,但是8月份总体保住了9元的价位,可以说是高位企稳。但是目前的猪价除了涨跌震荡之外,低迷态势比较明显,下跌省份明显多雨上涨地区,部分地区跌至9元以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养殖户出栏量开始增加。
8月份想压栏备双节,现在已经到了出栏时候。但是屠宰企业并没有备货提量,加上消费端提振不利,猪价下跌态势自然形成。不过今年猪价涨跌基调已经定位,涨跌空间均有限。后市猪源紧缺支撑基本面以及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猪价保9难度不大。
缺猪——2016年生猪短缺幅度达3462万头
近日,农业部公布2015年8月份生猪存栏数据,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行,较上月减少16万头,跌至3860万头,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4.3%;生猪存栏量38731万头,较上月增加193万头,环比上升0.5%,同比下降10.5%。
能繁母猪再减16万头,何时到底?我们可以这样解读: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行的原因在于当月的母猪配种量仍低于母猪淘汰量,而8月份的母猪配种量则由4个月前后备母猪补栏情况决定。
从调研得知,受前两年行情低迷影响,养殖户普遍面临资金压力较大的问题,而5月份才刚进入盈利阶段,并无多余资金进行后备母猪补栏。此外经过深亏后养殖户补栏更加理性,大多数种猪场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类似2011年种猪脱销情形并未出现,因此后备母猪补栏情绪的低迷使得8月份母猪配种量仍低于母猪淘汰量,造成了能繁母猪存栏下行。
因此,可以判断后期能繁母猪存栏虽可能会略有回升,但幅度并不会太大,养殖户心态也更趋于理性,而母猪存量底部徘徊的时间将直接决定后期猪价高点维持的时间。
能繁母猪存栏对应未来10-12个月的生猪供应量,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下行则使得2016年6月-8月前生猪供应将处于持续紧缩状态,因此生猪价格仍将保持持续景气行情。
这次能繁母猪存栏低点要低于2010-2011周期,而需求的绝对量高于2010-2011年,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15年生猪短缺1517万头,2016年短缺3462万头,短缺幅度大于2011年。整体预计15年生猪均价15元/公斤,16年生猪均价17元/公斤。
养猪“微”时代的要来临了……
1、养猪“微”时代之“微利时代”
晚晴的著名的小说家李伯元的小说《活地狱》中有“千里为官只为财”之语,可谓一针见血!做官的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养猪的?!当然也是为了求财致富而已。但是,生意买卖不仅存在着有亏有赚之别,也存在着赚多赚少之分!我国养猪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已经逐步的进入行业震荡调整时期,猪价的涨跌周期不再有迹可循。而且在整个经济大环境的背景下,各种养猪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养猪的利润空间在不断地缩小。我国的养猪行业从高利润高回报逐渐的进入微利时期,被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所认可。过去养猪赚钱。只有行情好,一年顶三年,现在或者以后都将越来越难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了。养猪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各位猪友们准备再如何的去赢得利润了么?
2、养猪“微”时代之“微调时代”
如果哪天我们养猪行业真的进入了“微调时代”的话,我们真的应该弹冠相庆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将意味着彼时我国养猪行业已经进入稳定成熟期。更说明我国养猪行业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天天说的行业转型和行业升级!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当然,现在说这个或许为时尚早,毕竟我国养猪业无论从自身行业来讲还是在整体的宏观背景下,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食品结构中基础性的上游行业,这一天必将会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的做下去,并努力的让“微调时代”尽快的到来!
3、养猪“微”时代之“微信息时代”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与更新换代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在过去的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上,从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迅捷的传递和交流着信息!反过来这也使得信息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养猪行业也是如此,如何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最精准的信息,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市场行情,及时的做出合适的调整和改变!而这样的信息必然是简练的、准确的,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样的信息我们就称为“微信息”!这个环节在养猪行业中,将变得愈发重要!各位猪友们,应该与时俱进,早做准备,知己知彼知市场,方能百战不殆,从容面对!
贵阳生猪生产交易综合信息平台启动建设
记者从市农委获悉,贵阳生猪生产交易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平台设计,预计年内可建成试运行。
该平台旨在依托对养殖和交易环节的大数据分析,构建本地的生猪价格指数和溯源追踪体系。平台建设将采集并整合生猪养殖、用药、防疫、饲料全过程各个环节数据,构建生猪养殖的电子档案,建设贵阳生猪电子交易平台,促进产销对接和市场信息共享,实现生猪从养殖到交易的全程有效监管。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具备四大功能包括:展示功能,展示全省优质的农畜产品;分析功能,如发布红色预警、猪粮比、存出栏数量、饲料涨势等信息;监管功能,如通过耳标就可以溯源猪的生产地、疫病信息等;交易功能,目前,全省第一家种猪测定中心已经在白云区建成,平台将通过系统的测定,评定出全省的优质种猪,每年进行一次拍卖。同时,为确保生猪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顺畅,贵阳还将在开阳、修文、清镇等地建立生猪交易交割点。目前,第一个交割点已经在开阳县冯三镇开工建设。下一步,全市重点的肉鸡、奶牛企业也将逐步纳入平台。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