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采取农牧互补方式 打造循环农牧业建设

2015-10-14来源:博亚和讯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中新网西宁10月13日电,13日,记者从青海省农牧厅召开的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及2015年重点工作通报会上获悉,该省正采取农牧互补、循环发展以及先建后补措施,推进农牧交错草畜联动试点区和东部农区循环农牧业示范区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据了解,在农牧交错草畜联动试点区建设方面,今年青海省已利用中央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工作经费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在门源、湟源、互助三县启动了粮改饲试点工作,此3县利用低产田共种植饲草47.3万亩,并建成燕麦捆裹加工和饲草加工企业7家、玉米种植配送专业合作社3家,今年计划由牛羊养殖厂(小区、大户)收贮青贮饲料和饲草产品45万吨以上。

  “目前门源、湟源及互助3县饲草青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饲草种植、加工、配送利用产业链。”青海省农牧厅牧业处副处长杨毅青介绍,此外还利用地方债券资金1300万元,在西宁、海东、海北及海南扶持建设设种、养结合的大型生态牧场13家,重点开展饲草青贮加工、牛羊舍饲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

  在东部农区循环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方面,青海省按照“五化”标准,突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建设了150个家畜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18个)2个区域性有机肥加工企业(中心),在34家养殖场开展了粪污资源化利用。

  “预计今年规模化养殖比重可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并且通过建设的养殖场可实现农牧资源可循环利用。”杨毅青说。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