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6-06-06来源:猪易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猪易通APP2016年06月0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6-05 2016-06-0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1 辽宁省 21.03 21.16 -0.13 -0.26
19 吉林省 21.07 21.12 -0.05 -0.05
22 黑龙江 20.89 20.99 -0.10 -0.30
华北
16 北京市 21.10 21.19 -0.09 -0.47
15 天津市 21.11 21.33 -0.22 -0.79
14 河北省 21.11 21.21 -0.10 -0.37
25 山西省 20.82 20.93 -0.11 0.09
7 内蒙古 21.47 21.45 0.02 0.17

华东

24 福建省 20.85 20.85 0.00 -0.38
6 浙江省 21.48 21.37 0.12 -0.11
11 江苏省 21.17 21.33 -0.16 -0.16
17 山东省 21.09 21.16 -0.06 -0.19
10 安徽省 21.17 21.24 -0.07 -0.29
华中
23 江西省 20.86 20.86 -0.01 -0.39
20 湖北省 21.05 21.07 -0.02 -0.08
26 河南省 20.66 20.71 -0.05 -0.16
9 湖南省 21.26 21.38 -0.13 -0.08
华南
2 广东省 21.71 21.74 -0.03 -0.13
3 广西 21.59 21.74 -0.15 -0.20
8 海南省 21.30 0.00 0.00
西北
13 陕西省 21.13 21.29 -0.15 -0.09
18 甘肃省 21.09 21.12 -0.03 0.14
27 新疆 20.40 20.40 -0.00 -0.09
西南
5 重庆市 21.54 21.47 0.07 -0.06
4 四川省 21.56 21.57 -0.02 0.04
12 云南省 21.16 21.27 -0.11 0.04
1 贵州省 22.11 22.13 -0.02 0.11
全国
有69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1.18 21.23 -0.05 -0.15



猪易通APP2016年06月0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6-05 2016-06-0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7 辽宁省 21.04 21.10 -0.06 -0.19
13 吉林省 20.86 21.00 -0.14 -0.00
15 黑龙江 20.79 20.70 0.09 -0.24
华北
20 北京市 20.61 20.63 -0.02 -0.09
19 天津市 20.66 20.73 -0.06 -0.40
14 河北省 20.84 20.89 -0.05 -0.46
18 山西省 20.69 20.80 -0.11 0.14
2 内蒙古 21.70 21.72 -0.02 0.00

华东

23 福建省 20.53 20.42 0.10 -0.40
4 浙江省 21.22 21.07 0.15 0.09
24 江苏省 20.41 20.48 -0.06 -0.18
17 山东省 20.69 20.74 -0.05 -0.18
3 安徽省 21.29 21.02 0.27 0.06
华中
22 江西省 20.55 20.68 -0.13 -0.35
21 湖北省 20.59 20.56 0.03 0.02
25 河南省 20.39 20.43 -0.03 -0.13
5 湖南省 21.20 21.29 -0.09 -0.26
华南
11 广东省 21.02 21.17 -0.15 -0.14
10 广西 21.03 21.13 -0.10 -0.12
西北
9 陕西省 21.04 21.03 0.01 0.15
12 甘肃省 20.88 20.66 0.22 0.23
26 新疆 20.38 20.35 0.03 -0.15
西南
8 重庆市 21.04 20.86 0.18 -0.16
6 四川省 21.08 21.16 -0.09 0.03
16 云南省 20.78 20.33 0.45 -0.29
1 贵州省 22.33 21.90 0.43 0.00
全国
有37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0.91 20.89 0.02 -0.03



猪易通APP2016年06月0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6-05 2016-06-0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5 辽宁省 20.74 20.88 -0.13 -0.27
10 吉林省 20.53 20.68 -0.15 -0.09
13 黑龙江 20.45 20.70 -0.25 -0.41
华北
21 北京市 20.09 20.25 -0.17 -0.01
18 天津市 20.21 20.27 -0.06 -0.15
12 河北省 20.46 20.41 0.04 -0.26
14 山西省 20.43 20.56 -0.13 0.04

华东

11 福建省 20.48 20.47 0.01 -0.20
2 浙江省 20.90 20.41 0.49 -0.16
25 江苏省 19.57 19.59 -0.02 -0.13
24 山东省 20.04 20.07 -0.04 -0.21
9 安徽省 20.59 20.63 -0.05 -0.32
华中
17 江西省 20.25 20.38 -0.13 -0.24
19 湖北省 20.11 20.09 0.02 0.06
22 河南省 20.05 20.08 -0.03 -0.02
4 湖南省 20.82 21.09 -0.26 -0.48
华南
3 广东省 20.85 20.67 0.18 0.17
8 广西 20.60 20.56 0.04 -0.17
西北
6 陕西省 20.72 20.50 0.21 0.03
15 甘肃省 20.36 20.48 -0.13 -0.12
20 新疆 20.09 20.06 0.03 0.02
西南
16 重庆市 20.35 20.42 -0.08 -0.15
7 四川省 20.63 20.76 -0.12 0.12
23 云南省 20.05 20.22 -0.17 0.05
1 贵州省 22.27 22.19 0.07 0.97
全国
有33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0.47 20.50 -0.03 -0.07



养多少 怎么养 养什么——三问浙江畜牧业补短板

  经过3年多的整治,浙江省关停了4.5万家“低、小、散”的养殖场,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预计至今年6月,浙江省目前保留的万余家规模养殖场将全部完成整治验收。

  然而,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却仍是我省一块明显短板。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目前在桐乡市就畜牧业转型升级专门进行部署,开启了新一轮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征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要补齐这块短板,浙江畜牧业需要回答“养多少”“怎么养”“养什么”的关键问题。

  目前的养殖规模,生态环境是否能承载,还要大幅调减吗?在盯牢“养多少”之外,在养殖模式改进上浙江还能做些什么?我省畜牧业发展有没有别的办法?对此,记者采访了省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新阶段畜牧业补短板寻找方向。

  一问“养多少”

  不做简单加减法

  目前,浙江省有生猪存栏量约762万头。算上牛羊兔等其它畜禽,畜牧业规模大概相当于1000万头生猪存栏量。这样的规模,浙江能够承受吗?

  对此,省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一般来说,一亩农田能够消纳两头猪的排泄物。从浙江的耕地面积来说,目前的规模基本处于我省生态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猪还是要养的,畜牧业还是要发展的,只是绝不允许污染生态环境。”这位负责人表示,眼下更重要的是优化布局,提升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

  在养猪大县龙游,当地创新养殖方式和生产组织,通过抱团式经营,大大提升了当地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水平。龙游目前有生猪存栏40万头,而“龙珠”等3家紧密型的合作社养殖量就占了龙游全县生猪养殖量的65%以上。通过合作社,大大小小的养殖场一体化经营,统一供种、配送饲料,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龙游还统一进行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理,消除污染隐患。如今,龙游所有生猪养殖场的猪粪实现100%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大大减少了养殖污水。

  由于各地对生猪排泄物的消纳能力不一,优化区域布局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关键。有关畜牧专家分析:有的地区河网密布,生态承载能力有限,该减就要减;

  但有的地方种植业发达,对生猪排泄物的消纳能力强,非但不用减少生猪养殖量,还可新发展一批规模化、集中化、标准化程度更高的规范养殖场。

  然而,个别地方的做法却比较“简单”。甚至,不管农民利益,不管农业可持续发展,不管养殖场污染与否,将养殖场一关了事,无限扩大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出现了一批“无猪乡”“无猪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样的做法是没有科学全面地理解省委、省政府有关畜牧业转型升级决策精神的内涵。”省畜牧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省里从来就没有说不让养猪,重要的是优化布局,使养殖数量与各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养殖无污染和零排放。

  二问“怎么养”

  为猪粪尿找出路

  破解“怎么养”的问题,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对此,省委、省政府要求,要积极研究推进畜禽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办法和途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

  不久前,省农业厅总结出了8种科学养猪的新模式,包括农牧结合、清洁生产等方法和技术。正值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开启一次新征程之际,一些地方率先行动,实践、推广这些科学生产模式,促进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水达标零排放。

  在桐庐万强农庄,2200头生猪的排泄物全部在农庄自己的1900亩农田里消纳。“猪粪稍加处理就是有机肥料,污水经过厌氧发酵也可以用来灌溉果园、苗木和牧草等。”农场主钱万强说,农田一年能少用化肥50吨左右,省钱不说,还保护环境。

  单单在养殖场内打造生态小循环还不够,在兰溪,当地农业部门还将一个个养殖场串联起来,编织一张覆盖全域的生态网。依靠科学的方法,养殖污染问题迎刃而解。一些地方还新发展了一批规范的养殖场,既保护了环境,又保障民生。

  在仙居,山区百姓素来有在房前屋后养猪的习惯,却容易污染环境。在整治过程中,仙居不是一味关停,而是在农村周边建设“养殖小区”,将老百姓一家一户的散养猪集中养殖。如今,仙居有这样的养殖小区247个,共计生猪存栏约2.4万头。

  “这些养殖小区由村集体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粪污处理,通过农牧结合等方式消纳生猪排泄物。”仙居县白塔镇副镇长吴福增说,他们还给这些养殖小区安装沼液输送管,直通农田。

  三问“养什么”

  品种多样化发展

  消费结构在升级,老百姓对肉制品消费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由此,畜牧业转型升级要改变过去以猪为主的思路,“多条尾巴”一起发展,不在“一条猪尾巴”上吊死。

  对此,省畜牧局副局长吴新民认为,要按照“整治生猪、拓展兔羊、稳定家禽、扩大蜂业、做强种业”的思路,优先发展湖羊、兔等特色精品畜牧业和养蜂业,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在浙江不少地方,已经有不少养殖户发展特色畜牧业,并尝到了甜头。”他说。

  在桐乡市众成湖羊专业合作社,沈惠根的养殖场里有着数以千计的湖羊,但他却不用担心湖羊排泄物污染环境。“不但湖羊肉能卖钱,就连羊粪也可以轻轻松松利用起来,产生效益!”他说,春夏秋三季他种植巨菌草,羊粪无需处理,直接就能用在巨菌草田;冬天不种草的时候,羊粪还能卖给附近的果农。沈惠根每年光是羊粪产生的利润就有30多万元。

  现代化畜牧业还离不开畜禽精深加工业,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桐乡市龙翔万只湖羊生态养殖基地的王红飞对此深有感触。去年,湖羊价格回落明显,于是他想到了加工湖羊肉,卖起了真空羊肉制品,还打出了“香当赞”的品牌。

  单单卖羊肉,王红飞觉得还不够,如今又搞起了牧旅结合,正在打造湖羊庄园。“庄园分成养殖区、体验区和羊文化博物馆3块,体验区有点像蒙古草原的模式,既可以烧烤,也有滑草等娱乐项目。”他说,现在每个周末,他的湖羊庄园里都挤满了游客,游客不光可以品尝地道的羊肉,还能在这里了解湖羊的历史文化。

  单单提振湖羊、兔、蜜蜂等产业还不够,浙江还有一大批优质的地方畜禽品种有待深度挖掘和开发。吴新民说,即便是养猪,浙江也有金华“两头乌”、嘉兴黑猪等优质地方品种。“发展这些品种,既让老百姓吃到风味多样的肉制品,又帮助农民增收。”




浙江散户告诉你:猪价大涨被清退之痛环保大势不可违

  近期,为指导各地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环保部会同农业部起草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这一份意见稿,将作为后期全国各地划定禁养区的依据,原则上禁养区划定后5年内不做调整。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土十条",环保政策再度加码。"土十条"明确,要强化空间布局管控。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要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预计随着各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推进,各地禁养区划定及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将提速。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首度对产业的布局选址、环评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做出了规定,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做出了规定,明确禁止了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区域,即禁养区的划定。而实际上自从2013年开始,部分地区就已经开始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随之而来的就是禁养区内的猪场关闭、拆迁等工作。2015年4月发布的"水十条"明确规定,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禁养区的划定或划定规划,而部分省份禁养区猪场的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比如浙江省。但禁养区内猪场拆迁完毕并不意味着猪场拆迁工作将告一段落,猪场不在禁养区内,也不意味着就是安全的。而近期,浙江岱山、衢州两地多名干部因当地猪场排污事件被问责甚至免职事件以及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亲自下猪场监督检查养殖场整治一事引发各界关注,也让大家看到浙江第二轮大力度的猪场拆迁行动已经悄然展开,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本轮的猪场拆迁重点已经不在禁养区内。

  首先,简单回顾浙江第一轮猪场拆迁潮。

  2013年初,黄浦江死猪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5月份开始,浙江省人大、省政府和省委接连召开了三个常委会,就畜牧业转型升级排兵布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畜牧业转型升级被提到了浙江农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

  2013年9月,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从布局规划入手,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调减生猪饲养量400万头。其中嘉兴、衢州等养殖过载区域分别调减45%和15%;温州、台州猪肉自给率提高15%,宁波、丽水提高10%,其他地区保持稳定。各县则被要求于2014 年3月底前,重新划定禁养、限养区,向社会公布。此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五水共治",农业部门首先要做好排头兵,抓好水环境治理。通过治水,倒逼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完成"生态农业、美丽田园"的涅槃之旅。

  2014年上半年,浙江77个县(市、区)重新调整划定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关停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户4.3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80.0%,涉及生猪存栏293.3万头。2014年9月底全省禁限养区内已关停搬迁养殖场户69597个,占应关停搬迁数的97.92%,涉及生猪存栏490.18万头。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生猪年末存栏730万头,年内出栏1316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24.3%和23.7%。与2012年相比,生猪存栏下降45.4%,年出栏量下降31.9%。远超《浙江省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中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生猪饲养量减少400万头的目标。

  表1浙江省近年生猪存出栏数据


  数据来源: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4月11日,浙江农业水环境治理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全省范围内仅剩的嘉兴市15家计划关停规模养殖场的关停工作,同时,全面开展生猪散养户整治,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下养殖场户整治。浙江开始第二轮猪场拆迁潮,重点整治散户。

  猪场排污不作为官员被问责免职

  今年4月中,浙江岱山县岱东镇何家岙猪场超标污水直排问题被曝光,市渔农委、市环保局分管领导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岱东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副镇长被免除职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保局)、县农林水利围垦局相关4名负责人行政记过处分。5月19日,因生猪养殖排污事件,衢州问责多名干部,衢江区高家镇党委书记和原镇长被免职。

  2015年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明确,未按照规定落实禁止养殖、限制养殖区域制度、依法应当作出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查处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省委书记亲自下猪场督查猪场拆迁势头狠

  5月19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检查了近日被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曝光的衢江区高家镇上溪村西溪养殖场整治情况,他还抽查了衢江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他强调,畜牧业事关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环境,必须加快转型发展,但是养猪决不能污染环境。全省各地必须下决心坚定不移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省委书记亲自下猪场、多名干部被问责凸显浙江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那么,本轮猪场拆迁力度有多大,我们来看看。

  嘉兴生猪存栏剧减9成还不够全面清退剩余散养户

  最近三年来,嘉兴市集中拆除违建猪舍,全面推动禁养区退养、限量区减量,生猪存栏量从最高峰时的近300万头削减至目前的30万头左右,减少90%,散养户数量从11.7万户削减到6000户,减少95.2%。今年4月,嘉兴市明确,将坚决把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增收进行到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推一打"(推进生猪散养户全面退养,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全面提升,打击养殖污染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发展联合行动,6月底前全面清退剩余的 6000户散养户。

  金华严查养殖污染5头以上都不放过

  5月19日起,金华市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全市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环保部门将对全市范围内所有5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检查,严守"未经处理污水严禁外排、处理但未达标严禁进入水体""两条红线"开展整治,切实做到"凡是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一律关停,凡是不能按时完成整治的养殖场一律关停,凡是限期整治不达标的养殖场一律关停,凡是违规超量养殖的养殖场一律关停",发现问题,一律"从高从严"处罚。

  舟山到年底只保留36家养猪场岱山本岛将不再养猪

  4月14日,舟山市岱山某猪场污水超标排放环境违法问题被媒体曝光,4月20日起,岱山集中力量对全县22家生猪养殖场(21家位于岱山本岛)、24家家禽养殖场等涉水(涉海)污染源开展专项整治。5月,岱山县计划关停本岛的所有养猪场。

  同时,舟山市畜牧部门已着手对全市50头以下生猪养殖场进行调查摸底,抓紧制订治理工作方案,启动规模以下养猪场的治理任务。按计划,舟山将在年底前关闭所有生猪散养场。到今年年底,舟山全市计划保留36家生猪养殖场。

  宁波菜篮子工程重点供应区慈城镇猪场被全面清理

  从今年4月初开始,宁波市江北区对以前该市菜篮子工程禽类和猪肉的重点供应区慈城镇的养猪场进行了清理。据统计,全镇范围内共有340余家养猪场,涉及面积达29万余平方米、家畜2.4万余头、家禽49万余只。

  永嘉一猪场违规排放污水被罚6万

  5月,永嘉县环保局对桥下镇一家存栏在750头左右的养猪场违规排放污水作出处罚6万元、并责令停止生产的决定。据了解,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对养猪场开出的最大罚单。

  义乌七家生猪养殖场涉嫌违法排污被立案调查

  近期浙江义乌7家生猪养殖场因涉嫌违法排污被立案调查,4家养殖场因涉嫌通过暗管等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养殖废水被环保部门现场查处,负责人被公安部门传唤接受调查。下一步,市环保局将联合有关部门按照"两条红线"的标准规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执法行动。

  截止目前,浙江各地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猪场拆迁清理等行动仍在继续。浙江省农业厅已明确要求:对于规模养殖场(存栏50头以上),6月底前要对已经完成验收的"回头看",没完成验收的必须完成,否则一律关停;对于散养户的整治,各地6月底前必须拿出整治方案,年底前完成整治。

  今年以来,猪价持续大涨,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且短期来看,产能恢复缓慢,猪价仍有望继续高位,养殖户可以说是经历深亏之痛,坚守之下才迎来金猪年。现阶段,有猪在圈才有得赚,否者,猪场拆了,猪没了,猪价再涨多高也与你无关了。浙江省的第二轮猪场拆迁行动已经足够引起警示,环保大势不可违,现阶段不主动去改变,下一阶段被动清退必不可免。




猪场拆迁,是文明在倒退,还是野蛮在暴露?

  猪场拆迁,其实并不新鲜。

  在笔者的记忆中,曾经有一个地方聚集着不少的猪场。多年后,该块被征集,猪场被拆迁。然而那个时候那些养殖户是愿意的,因为都有合理的拆迁补偿,足够这些猪场老板再找一个地方养同样规模的猪。

  后来,东莞的猪场也拆迁,养殖户们也一样可以拿到丰厚的补偿,回报更多。

  笔者把这种拆迁总结为发展型拆迁。

  然而近几年,由于环保压力的增大,以及各地财政压力的增大,猪场拆迁成了养殖户的痛苦。

  前两年除了浙江一些地方还有合理的补偿,不少地方甚至已经演变成了暴力拆迁。

  目前不少养殖户拿不到合理的补偿,包括令人羡慕的浙江,近来也同样给养殖户扣上了不合法的帽子。

  笔者把这种称为环保拆迁。

  发展型拆迁在于政府或者征地企业以发展为目的,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承认了养殖户的合法性,是一种相对文明的方式。

  而环保拆迁在于政府有着完成任务的压力,资金不足,使得各地或多或少无意正视历史的遗留问题,其中包括养殖场及其土地的合法性。其采取的手段和暴发的冲突使得拆迁看上去并不文明。

  猪场合法性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社会的进步使得这一问题显现出来,但为何以前能很好解决,而如今却成了难题?猪场拆迁,突显的是文明的倒退,还是野蛮的暴露?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