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短期低迷,向好预期不变
(一)产业基本现状
一季度,山东省活鸡价格变化较快。年初受双节消费需求带动价格开始走高,2月底达到高价9.50元/公斤,3月份受消费趋弱影响开始走低,当前活鸡价格为8.94元/公斤,同比升高12.45%。
(二)行情分析
1-2月份价格走高的原因,主要是供给收缩、消费转暖。临近春节,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备货,导致毛鸡供给偏紧,消费需求的提升成为拉动鸡价短期上涨的重要因素;年初受多地大雪天气影响,肉鸡饲养难度加大、成活率下降、出栏体重偏轻,加之肉鸡出栏相对分散,出栏困难,终端供给拐点已经到来,库存掣肘有所消除,体现在下游走货加快,库存压力有所改善。这两方面的博弈为此次价格阶段性上涨带来一段时间持续性,支撑肉鸡价格小幅上涨。
进入3月份后活鸡价格低迷,短期内跌幅较大,主要是节后需求转弱导致基本面供需宽松,加上蛋价回落和环保政策影响,淘汰蛋鸡货源偏多,毛鸡出栏量有所增加,导致肉鸡价格持续下跌。
(三)后市预测
目前肉鸡价格回落,只是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短暂表现。肉鸡价格有望很快开启向上行情,继续上涨。
从需求端来看,节后屠宰企业复工和库存需求拉动,毛鸡价格价格将很快触底回升,养殖户盈利好转,带动鸡苗补栏需求,毛鸡,鸡苗价格好行情有望延续。2016年毛鸡供给量同比增长5%(商品代鸡苗销量+进口折合量),而毛鸡均价同比上涨8%,2016年不具备支撑价格上行基本面,导致2017 年行业承受库存重压,经过2017年的消化去库存,2018年整体毛鸡供给量低于2015年水平,供给拐点出现,库存不再增加,支撑鸡肉产品走货,提振当前鸡价回升。
从供给端来看,肉鸡产业去产能是价格上涨的根本驱动力。不同于往年上涨主要由需求驱动,本轮行情主要来自供给端的收缩,引种持续减少是促使肉鸡行业供需反转的关键。随着2014年过量引种全部淘汰完毕,2018年迎来真正的供给反转。当前无论祖代存栏、还是父母代存栏均处于低位,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统计,2017年累计引种或更新祖代68.71万套,远低于国内正常生产所需的80-100万套的均衡水平;步入2018年,1-2月份国内祖代鸡累计引种或更新量仅约2.3万套,主要引种来源为波兰和益生股份的国内产能。主要引种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仍处封关状态,3月份起新西兰恢复供种,加上已经复关的波兰,预计2018年全年引种量或将继续维持低位。据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调研,3月中旬父母代鸡苗价格约为37元/套,当前部分公司报价45元/套,生产成本约15元/套。父母代价格是肉鸡行情的风向标,父母代价格的逐步提升产能出清逻辑再次得到验证,因此肉鸡价格有望很快反转,而且好行情持续时间应更为长久。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