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8月23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8月23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中小养殖场户压栏减少 猪价持续偏弱走势(2018年8月23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8年8月23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3.57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3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8月16日)下跌0.07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7省份猪价上涨,15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1元/公斤于14.59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辽宁,较昨日上涨0.03元/公斤于12.07元/公斤。内蒙古、安徽、福建、湖南、陕西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河南 | ↑0.18 | 广东 | ↓0.18 |
辽宁 | ↑0.03 | 黑龙江 | ↓0.11 |
甘肃 | ↓0.08 | ||
贵州 | ↓0.07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6.8-7.1元/斤,河南6.5-6.8元/斤,江西6.8-7.1元/斤,广东7.0-7.3元/斤,湖南6.7-7.0元/斤,山东6.7-7.0元/斤,湖北6.6-6.9元/斤,河北6.4-6.7元/斤,北京6.4-6.7元/斤,辽宁5.8-6.1元/斤。
猪价稳中偏弱震荡。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猪瘟疫情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加之部分屠宰企业逆势提价试图在节前稳定猪价,同时大型养殖场挺价心理也较强,冲抵了疫情对价格的部分负面影响。但中小养殖场户压栏减少,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供应偏紧局面有所缓解,全国均价依旧持续偏弱走势。随集中采购逐渐恢复,中秋、国庆节前备货逐渐开启提振,我们预计8月下旬-9月上旬期间猪价依旧有再度恢复性小幅上涨的可能,并持续到9月中旬左右,除非有新的疫情发生。
疫情过后,生猪断档会再次到来
截止22日中午,河南,湖北,河北等地收购价格开始上涨。疫情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少。虽然华南一带目前下跌地区较多,但是总的来看,是过高价格的回调,并不是真正的猪又多了。这一点,从屠宰场屠宰的数量减少,饲料销量减少等等已经得到证实。同时,从上市生猪企业的出栏报告看,出栏量也是下降的。这个去产能动作,并没有因为目前猪价上涨就停止。实际上,中国的养猪综合保本线远远不止猪粮比6:1的水平。就是大家公认养的好的前几名养猪企业,目前的保本价也在6元以上。因此,目前的价格,事实上是散户赚了一个自己的土地+工钱的水平。而规模场子,可能刚刚达到平衡。当然,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些经营能力差的厂子,下马和倒闭,实属无奈之举。
消费相关
无论白条和零售,目前暂时平稳。有意思的是,前两次非洲猪瘟出现后,零售肉价格不跌反涨。说明猪肉的刚需还是蛮强大的。事实上,猪肉消费的旺季即将到来。因此,我是不太明白很多人说的进入9月份即将大跌的预测根据是从哪里来的。
非常观点
我们把2012~2018年按照季度统计看,就会发现,平均看,3季度是一年当中价格比较高的。事实上也如此,1季度平均7.1元。2季度平均6.9元,3季度平均7.5元。4季度平均7.5元。无论怎么说,1季度,3季度,4季度出栏亏损的可能性相对小了很多。这个是有大量数据计算总结的,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事实上,就是这么大的疫情,现在出栏还是赚钱的。而3~5月份,你就是在用心,一点疫情没有,亏损几乎是跑不了。这不是命,是选择。正所谓选择大于努力。很多人留言2019年怎样看。的确,行业内看待2019年的看法真的是非常对立的。说2019年大跌的人,认为2019年要重走2015年的走势。这是因为本次去产能不彻底。但是他们忽略了正是2014年大幅度的环保拆迁,导致了2015年初,已经抬起来的猪价,活活被压下去了,这是过度去产能了。结果2015年下半年,猪价大涨,以至于2016年,2017年价格都出现大涨。可见过度去产能的问题,在上一个周期的确出现了。因此,上一个周期是一个特殊的周期。体现在长达33个月的盈利期。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由于宏观上,再不会出现类似于环保拆迁的激烈动作,所以,很大可能,本次周期的高点在2019年提前到来,当然,按照惯例,很可能在2021年春天,再次进入谷底。当然,这些只是猜测,欢迎大家就各自的观点,充分辩论。
操作建议
南方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超涨回调,因此,现在出手也未必是坏事。而北方完全是疫情的影响,随着疫情渐渐远离,各地大涨的概率在集聚。品种好的,体重小的,可以不用急着出栏了。大家要明白,最不能预测的就是疫情,所以,必须想办法踩着疫情的发展节奏出手。
养猪户们注意了,下半年猪市将迎来3大挑战,该准备一下了!
自从春节过后,我国的猪价迅速地往下滑落,并直接跌落到成本线之下运行。然而,国内的饲料价格却是不断地上涨起来,让养猪户们承受到双重的压力,深深地陷入到亏损的困局里挣扎!
在上半年的猪价持续低迷期里,养猪户们凭着前2年挣到的一些钱,谁也不会主动的淘汰一些母猪,都在苦苦的支撑着养猪场的生产运行!况且,进入下半年之后,国内的猪价迅速地升温起来,养猪户们都可以挣到一些钱了,更加没有人主动愿意去产能的了!
在猪价长期低迷期里,谁都没有主动去产能的情况之下,今年下半年的猪市注定是不太妙了,养猪户们将会迎来3大挑战!
1.疾病增多
在猪价低迷的情况之下,养猪户们都在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导致猪群的营养跟不上,身体处于虚弱状态,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另外,养猪户们挣不到什么钱,花在猪群上的保健费用也少了,连平时的消毒工作都懒得做了!于是,一旦附近的养猪场发生疫情,就能够迅速的传播下去了!
2.成本提高
今年,我国的天气多变,春季倒春寒,夏秋又是多雨季节,注定玉米和大豆的品质和产量下降不少。加上在环保禁养回头看的期间里,一些饲料和兽药厂需要停工整改,致使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药物价格不断往上涨。因此,养猪户们的养殖成本将会越来越高了!
3.猪价低迷
按照近几年的生猪价格规律,每年1,2季度的生猪价格略低,3,4季度的生猪价格高一点。但是,现在的第3个季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又刚好碰上了非洲猪瘟疫情事件,预示9月份的生猪价格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在第4个季度里,由于上半年没有多少人主动的去产能,生猪供应资源肯定是充沛的。加上大型猪企们的集中上市,屠企的压价,进口猪肉数量增加。于是,下半年的生猪价格上涨起来很难!
总而言之,下半年的养猪之路注定是不太好走,国内的猪市将会迎来3大挑战,养猪户们都该准备一下了!那么,大家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屠企提价大型场频出通告,但猪价依旧应激性偏弱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8月份的猪价走势震荡偏弱调整,自8月3日至8月21日,全国生猪均价从13.81元/公斤下跌至13.59元/公斤,跌幅1.59%;尤其是河南郑州非洲猪瘟疫情事件后,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屠宰企业压价意愿强烈,猪价持续走低,然后,近两日部分屠宰企业反向操作,开始提价收猪,其稳定中秋及国庆节前猪价的意图十分明显。而且,近日,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发出通告“撇清”与非洲猪瘟的关系:

8月7日,牧原股份就发布公告称,公司在辽宁省各子公司共存栏生猪12.6万头,其中建平牧原5.1万头、铁岭牧原4.8万头、阜新牧原2.6万头,但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公司表示,将加强内外部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疫情发生。

8月17日,双汇发展公告称,旗下郑州双汇被郑州市政府划定为疫点。郑州双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此事,同时对该批生猪及圈内待宰的其它生猪共计1362头全部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工厂暂停生产并对厂区内出入人员、车辆、圈舍及有关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8月17日,温氏股份公告称,温氏股份江苏区域养猪公司在连云港市有一家分公司“连云港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不过,公司地址显示,该公司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与爆发非洲猪瘟疫情的连云港市海州区不属于同一地区;自农业农村部公布非洲猪瘟病例后,公司立刻启动防疫应急预案,采取了以下四大措施加以应对。
8月17日,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在已知的3个涉及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内,公司在辽宁省共有3家猪场,在河南省共有1家猪场,在黑龙江省共有4家猪场,但均不属于“非洲猪瘟”疫病区域和疫病受威胁区域,未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公司高度关注“非洲猪瘟”疫情动态,关注疫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8月21日,天邦股份公告称,公司在江苏的养猪业务分布在盐城和淮安区域,距离疫情发生地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较远。公司生产正常,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自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即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防范,切实保障生猪养殖基地免于疫情发生的风险。
各大陆续发布公告,纷纷说明公司生猪养殖点,表示将密切关注疫情、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并澄清未发生疫情。
没有谁可以为疫情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打包票”,各大养殖企业实际也处在恐慌之中,唯恐生猪集中出栏导致踩踏性跌价,自己被拖下水而已。我们认为,包括大型养殖企业他们自身,在近期都会加快出栏节奏,以规避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悲惨故事”,导致更大的损失出现。同时,在多地出现疫情之后,我们发现,中小规模养殖场出栏积极性也已经适度提高,目前生猪市场供应短时增加,推动猪价走低,我们认为目前全国生猪价格依旧处于应激反应期。
总体上看,到目前为止,疫情依旧处于“点爆发”状态,并且政府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疫情扩算几率大幅下降,加上各路媒体的正面宣传,疫情对猪价的负面影响总体上在逐步减弱。
尽管如此,由于谁也无法预测新的疫情是否会换点出现,以及在什么地方再度出现;因此,尽管行业内及外部各方力量都在试图尽快消除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无论是大型场还是中小养殖场,心里都没底。因此最近压栏现象明显减少,出栏积极性略有提高,市场生猪供应有所增加,这是当前猪价无法稳住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目前猪价依旧处于疫情导致的“应激反应期”阶段,短期内猪价将继续小幅偏弱走软的局面暂时无法改变,全国平均猪价整体走弱,部分地区开始补偿性回涨;不仅仅是疫区,部分地区反应比较激烈的地区都有所回涨。
生猪与母猪存栏连降数月,释放一个利好信号!
最近网上全是非洲猪瘟的负面新闻,部分养殖户出现恐慌抛售现象,对后市行情不看好,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点积极的消息!
根据最新的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7月我国生猪存栏量继续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出现同步减少;其中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2.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跌1.9%,同比下降4%。
生出存栏量连续下降4个月
图表一:2018年生猪存栏量环比与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图表一来看,2018年以来,生猪存栏量环比1月、2月、4月、5月、6月、7月均出现下降,仅3月份出现反弹,而同比去年同期均出现下降,总体上来看,生猪存栏量是逐渐减少的,累计减少幅度达6%,这主要来自于前期生猪养殖亏损和环保压力,中小养殖户缩减了养殖规模;这也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后期可提供的标猪猪源也在减少,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或有所改善,短期利好猪价上涨。
同期,能繁母猪存栏量也连续下降4个月
图表二:2018年能繁殖母猪存栏量环比与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图表三:2016-2018年淘汰母猪屠宰量变化图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同时,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出现明显减少,尤其是5月、7月环比下降幅度明显,分别为2.5%和1.9%,目前,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偏低水平,而能繁母猪的减少主要来自于淘汰母猪数量的增多,就农业农村部公布2018年7月淘汰母猪屠宰量高达18万,为今年较高水平,环保试压和疫情多发,及2018年为猪周期下行年份,养殖户淘汰母猪之路继续前行,这对于后市猪价也是一大利好因素。
规模大场观望,引种积极性降低
图表四:2018年全国二元母猪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图表四来看,2018年二元母猪价格1-5月整体处于震荡走低态势,二元母猪价格从33.84元/公斤下跌至30元/公斤,跌幅11.35%,在5月中下旬猪价回暖后,二元母猪价格在猪价的带动下,开始震荡偏强调整,但涨幅较小,这说明市场对二元母猪需求量较少,规模大场虽在不断扩张,但对后市猪价仍存考虑,引种意愿相对较低,那后期释放的生猪数量也在减少。
综合来看,如果按照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还是二元母猪价格上,共同说明了—后期生猪供应数量减少,这对于后市猪价提供利好支撑,再加上近期疫情多发,猪周期拐点或提前到来,后期生猪供需关系(供过于求)或被改写,供不应求成为生猪市场的大背景,那后续猪价想不涨都难。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