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0年7月2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0年7月2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第30周周评:猪价震荡回调 但短期偏强格局难改
本周生猪价格为36.25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81%;猪肉价格为54.54元/千克,较上周下跌2.62%;仔猪价格为104.21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48%;二元母猪价格为4072.75元/头,较上周上涨1.79%。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第3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为47.87元/公斤,环比下跌1.31%。7月第3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均价为48.51元/公斤,环比上涨1.25%。
生猪价格:市场需求疲软,且养殖户出栏增多,猪价震荡回调。
猪价震荡回调,吉林在17.20-17.50元/斤,较上周下跌0.38元/斤,辽宁在17.20-17.50元/斤,较上周下跌0.42元/公斤。北京在17.60-17.90元/斤,较上周下跌0.30元/斤。浙江在19.30-19.60元/斤,较上周下跌0.38元/公斤。新疆在16.30-16.60元/斤,较上周下跌0.41元/斤。四川涨至18.70-19.00元/斤,河北跌至17.40-17.70元/斤,山东跌至17.40-17.70元/斤,河南跌至17.70-18.00元/斤,广东跌至19.00-19.30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7月第3周白条猪及白条肉批发价格上涨。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被替代依旧突出,市场白条走货缓慢,加之生猪价格震荡回落,猪肉价格涨幅收窄。
仔猪价格: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暂未公布,三元仔猪价格跌至104.21元/千克。随生猪价格震荡回调,市场对后市看跌情绪上升,加之仔猪价格已经涨至高位,本周商品仔猪价格小幅落。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16.40,较上周下跌0.66。玉米价格为2.21公斤,较上周上涨0.03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2784.70元/头,较上周盈利增加78.92元。玉米方面:临储玉米拍卖第九轮,溢价再创新高,成交价格2017元/吨,周比上涨67元/吨,是开拍以来的最高水平,很大程度超出市场预期。传言国家定点投放陈化稻谷、小麦给饲料企业,平抑玉米高价,政策面不确定性加重。受临储玉米连续九次拍卖均出现高成交率及高溢价率影响,目前玉米现货行情继续维持稳中偏强局面不变;前期临储拍卖的玉米出库周期已到,政策粮出库节奏开始加快,不过拍卖粮溢价偏高,叠加出库以及物流成本和仓储成本,贸易商挺价积极性浓厚,持粮贸易商并不着急出货,有长期囤粮的打算,终端玉米库存依旧偏紧张,阶段性供应短缺现象依旧存在。因此我们预计,近期玉米价格难有实质性回落,总体上将继续延续偏强行情。随着临储玉米逐步到达需求终端,我们预计7月中下旬玉米供应偏紧张的局面才会逐步缓解,预计7月下旬-8月上旬期间玉米价格有望逐步持稳并适度回调的可能性将逐步提高。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以震荡略偏弱为主。生猪供应紧张的局面持续,但随生猪养殖业的缓慢恢复,业界预计生猪产能将逐渐释放,对后市看跌情绪上升,近期养殖户出栏为主,生猪猪源较前期增加,屠宰企业收猪难度下降,但是白条走货没有好转,猪价高位震荡调整。但我们认为目前生猪供应不足的现状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近几天猪价实际上并没有出现明显走跌的情况,均价跌了也就5、6毛左右。猪价还没有到周期性下跌的时候,生猪出栏实质性增长至少要等到3季度末4季度初,当前猪价的下跌只是一个阶段性回调,预计短期内持续高位调整为主,总体上偏强为主的大格局被改变的可能性很低。
暴增135%,美国猪肉6月加大对华出口!中国还新增15家美肉企输华
据外媒7月23日报道,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该国冷冻猪肉库存同比下降25%。报道指出,尽管此前因疫情关闭的部分肉类加工厂已基本恢复运营,但冷藏肉类的供应仍然较低。值得注意的是,与肉类供应下降相反,6月美国猪肉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35%。
要知道,我国一直是美国猪肉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据新浪财经,我国一季度自美进口猪肉16.8万吨,同比增长640%,包括猪肉制品在内则共计28万吨,约是去年全年进口量57万吨的一半。此外,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量增长89%,达665665吨,出口额达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5亿元)。
而美国猪肉对华出口增长,正是得益于我国对肉类产品的旺盛需求。据海关总署7月14日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猪肉212.3万吨,增加1.4倍;进口牛肉99.7万吨,增加42.9%。同时,我国农业农村部指出,今年猪肉进口量将比2019年增加100万吨以上。这也可能意味着,未来我国还会加大对海外肉类的进口。
在对外释放稳定肉类供应信号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美国肉市场的需求。据海关总署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7月11日,我国新增了15家美国猪肉、禽肉、牛肉企业及冷库企业的肉类产品对华出口。
而为了确保对中国市场的供应,早在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门也积极制定了一份专供中国肉类市场参考的厂家名单,包括449家猪肉工厂和492家牛肉工厂。不过,相关人士指出,由于近年来我国对肉类进口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未来只有那些满足中国质量的产品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半年新增122万中小养户、6千个规模场、7.6万家猪企?下半年还会缺猪吗?
7月21日,据农业农村部消息,6月全国16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达到43.65元/公斤,同比上涨90.7%。在生猪养殖利润增加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新增猪企7.6万家,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同时抓大不放小,在最近4个月,全国新增了122万中小养殖户。
国内生猪产能正在持续恢复,那么今年下半年还会缺猪肉吗?
7月21日,据农业农村部消息,2020年6月全国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达到43.65元/公斤,同比上涨90.7%。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猪肉利润增加、行业积极复产的背景下,我国新增猪企7.6万家,同比增长109%。与此同时,国内生猪产能正在持续恢复,6月能繁母猪存栏实现27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
上半年猪企数量增长109%
7月21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6月,全国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为43.65元/公斤,环比上涨16.9%,同比上涨90.7%。就猪肉批发价格而言,2020年第29周(7月10日―7月1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周平均价格达到48.54元/公斤,环比上涨3.6%,同比上涨104.6%。
事实上,生猪产能已多次成为我国农业焦点,“恢复生猪生产”更是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复产的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企业阵容正在不断扩大,万科等企业也纷纷涉足跨界养猪。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接近76万家在业、存续的猪养殖企业。截至7月20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7.6万家,同比增长109%。新增企业中,超七成为个体工商户。从地域分布上看,河北、云南、山东3个省份新增相关企业的数量之和,约占全国新增企业总量的30%。
抓大不放小,半年全国新增122万中小养户
对生猪行业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是两个关键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生猪产能。据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在中小户占比接近50%的情况下,抓大不放小,最近4个月,全国新增了122万中小养殖户。
在政策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通过官网表示,2020年6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出现自2018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成为一个重要拐点。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稳定控制后,种猪和仔猪调运量逐月增加。据生猪检疫出证数据,6月份跨省调运仔猪120.5万头、种猪20.5万头,分别比上月增长41.6%和14.5%,这是积极的信号。总的看,产能恢复的速度好于预期,按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估算,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大约在3.4亿头左右,比去年年底增加近3000万头。
猪肉供应紧张,生猪价格变动较大
预计接下来的7、8、9月份,可能是猪肉供应最紧张、价格波动最大的几个月,这主要考虑到去年这几个月母猪存栏下降到低谷。我们知道,生猪生产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一般来说,母猪怀孕4个月可以产仔,仔猪育肥6个月才可以出栏,也就是整个过程需10个月,再加上中间一些过程耗时等。另外,今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消费增长,上涨情况可能会更复杂。
对于当下的猪价走势,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也认为,一般来说,每年6-9月份猪肉价格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今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消费增长,上涨压力可能会更大。另外,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对生猪生产及产品调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推高了局部地区猪肉价格。
但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也指出,总体来看,今年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恢复进度好于预期。同时,生猪出栏上市量正在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偏紧的情况会随之缓解,“不大可能再次出现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局面”。
3个好消息!猪价“扛不住”,11连跌,猪肉明显降价预计在……
7月13日,猪价迎来第三次冲击历史“巅峰”的时刻,此时,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达到了38.45元一公斤,距离之前的峰值,仅有0.3元一公斤的价差!但是,今日不同往日,生猪产能不断的恢复,而下游猪肉消费也大幅下滑,猪价的高涨,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尤其是,伴随着肉价的大幅反弹,超过了消费者预期。7月15日冻肉月内第二次投放,成了猪价下跌的“导火索”!而这也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猪价“扛不住”,截止到7月24日迎来了“11连跌”!
据猪价系统显示,截止到7月2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36.89元一公斤,较前一日下跌0.17元,猪价迎来了大范围“跌绿”的行情,在全国可监测的26省市中,猪价16跌10平,上涨戛然而止,猪价呈现出企稳下跌的行情!
具体来看,下跌区域仍然集中在华北、东北、华东以及华中多地,而西南、华南地区,猪价延续了企稳局地下跌的行情!目前,猪价下跌维持在0.05~0.25元一斤,北方地区,猪价全面跌破一斤18元,维持在17.3~17.85元一斤;高价区,华南地区,猪价全面企稳,均价19.55~20.55元一斤,南北地区,猪价较差依然明显。
目前,猪价下跌延续了11天,猪价也顺利的跌破了37元一公斤,降至36.89元一公斤!近期,3个好消息到来,猪价“扛不住”,迎来“11连跌”,那么猪肉降价预计在何时呢?
一、冻肉投放,奠定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基调”!
进入7月后,冻肉频繁投放,7月23日1万吨(具体以竞价结果为准)冻肉入市,对于“摇摇欲坠”的猪价又是一记猛击,受此因素影响下,猪价延续了下跌的步伐,迎来了11日连降,猪价呈现出持续性下跌的态势!
二、生猪产能逐步释放,猪价下跌更有盼头!
据官方数据了解,市场能繁母猪以及生猪存栏不断恢复,6月份,市场生猪存栏达到了3.4亿头,相比19年年底,增加了近3000万头生猪存栏;而能繁母猪存栏出现连续9月上涨的现象,相比去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28.6%,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也同比出现3.6%的涨幅,可见,生猪出栏的低谷期即将过去,生猪产能也将逐步的释放,这对于猪价来说,下跌或更有盼头!
三、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新建猪场复养规模较高!
据了解,受猪价的高涨,以及养殖户对于生猪养殖前景的预期,散户补栏积极性较好,全国有近4000个监测点,小散户生猪存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实现5月连涨的现象!而在全国,上半年有近1.08万家规模化猪场实现了复养!当然,也有跨界养猪的范例,比如说万科养猪。
因此,基于以上3个好消息,猪价“扛不住”,迎来了“11连跌”,那么,猪肉降价预计在何时呢?
在笔者看来,目前,猪价仍具有高位,市场零售价一斤在27~32元左右,那么,猪肉何时才能有看得见、明显的降幅呢?在笔者看来,根据业内专家分析,8月份,北方生猪产能恢复要强于南方,8月份,北方不少二次育肥以及前期压栏的养殖户或将集中出栏,猪价有望进一步下滑;而南方多地,生猪产能仍处于低谷,预计猪价以“大平小涨”为主,猪价整体延续企稳,弱势涨跌的走势,猪肉降价也不会很明显!
而进入9月后,产能逐步恢复,但是,节日性消费增强,对于猪肉价来说,很难回落,恐或有上涨的行情!而进入10月后,猪肉消费迅速低迷,市场生猪出栏大幅回升,猪价或大幅下滑,猪肉也将大幅回落,预计,猪肉降价或将出现在10月份!毕竟,10月份,猪价前期高点已过,后续积极性消费还未到来,猪价较为低迷,肉价也将有明显的下滑!
3个好消息!猪价“扛不住”,11连跌,猪肉明显降价预计在……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温氏人事变动 | 成立种猪事业部,聘任吴珍芳为温氏股份副总裁
7月20日,温氏股份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临时)会议,经与会董事认真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的议案》《关于聘任吴珍芳为公司副总裁的议案》两项议案。
为确保公司持续高效发展,提升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温氏股份决定成立种猪事业部,为公司内部管理型机构。
吴珍芳先生简历
吴珍芳,男,汉族,1970年出生,中国国籍,未有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永久海外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1999年进入温氏股份前身工作,历任公司区域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研究院院长。2018年1月起任养猪事业部副总裁。
从1997年成立养猪分公司开始,温氏就着手开展种猪育种工作,并于2012年10月成立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种猪生产、种猪选育与育种科研。
2018年,由吴珍芳主持完成的成果“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困境。种猪事业部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温氏股份在全国的原种猪布局,提升原种猪的基因资源及繁育优势,提高养猪效率,为实现“五五”规划末5600万头肉猪出栏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齐全农牧集团:智能化生态立体养猪场在四川遂宁投用
近百头母猪吃饱后,慢悠悠地走下运输车辆,不紧不慢地跨入它们的“新居”——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桂郪村的齐全大数据智能生态立体养殖大楼,开始接受“无人”参与的智能化立体饲养模式。这是近日在遂宁市投用的规模化全生态立体养殖场,将以现代化养殖方式,为我省恢复生猪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现在生猪也能住上电梯公寓了,大楼每层之间都用宽敞的电梯连通,既方便运输饲料和药物,也利于减少人员与生猪的接触机会。”智能化生态立体饲养场业主,齐全农牧集团审计部部长郭启超介绍,这个种猪繁育场总共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10亩,为9层楼房式建筑,每层面积为4500平方米,共计40500平方米。9层楼全部启用后,将有8000头能繁育的母猪入住,预计年均出栏仔猪达20万头。
记者了解到,智能化立体养殖大楼配套安装有智能化饲养设施设备、粪污智能化收集处理发酵系统,以及三套10万级自动通风换气系统。全程可视化远程管理系统可实现智能监控、智能环控、智能饲喂、智能测膘、智能盘猪、智能估重及智能测温,尽量减少人、猪、场和设备间的接触频次,极大地降低了饲养人工成本,保障生猪安全,提升养猪效益。
“相较于传统生猪养殖场优势明显,‘楼房式’养猪将节省更多土地和人力成本。”船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曾波说,楼房式的立体生态养殖,将节约90%的土地,还能节约用水达7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该种全新养猪模式通过无抗(生素)生猪的养殖方式,让进入我们厨房的猪肉品质更高,质量更安全、可靠。
10月份或为猪价全年最低月份
卓创推算2020下半年猪市指出,8月份北方地区产能释放或开始加速,二次育肥或与此时集中出栏,需求疲软依旧,猪价或延续下滑趋势。9月南方市场复产产能亦开始释放,猪价或继续下行,10月份或为全年最低月份。11-12月份为国内传统消费旺季,加之价格或已降至相对低位,消费端提振作用加强,猪价或低位反弹,但由于供应端产能释放较快,猪价上行空间极为有限。
别怕,猪价下跌还没到时候!
最近猪价高位震荡,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较猪价上涨的时候有所提高,市场猪源相对增多,屠宰企业收猪难度下降,屠宰量略有上升。但市场需求依旧没有明显好转,因价格高位,猪肉受到消费端抵制,居民偏向于消费家禽等畜禽产品的热情依旧,猪肉被替代现象突出。
截止今天全国外三元均价为36.20元/公斤,较上周同期下跌了1.95%。虽然猪价出现震荡回调现象,但回调幅度并不大,也就跌了7毛左右,整体表现较为胶着,涨跌不易。我们在上周的文章中分析过近期猪价上涨和回调的原因,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确实缺猪,屠宰企业收不到猪,为摊薄固定开销,抬价抢猪并形成恶性竞争,南方地区的持续灾害性降雨也加剧了屠宰企业抢猪的现象;而回调也仅仅是因为猪价经历了一个不算短且涨幅明显的上涨过程,加之猪价涨至部分养殖户心理预期,出栏增加等因素影响,猪价有一个回调整理的需求,我们也一直提到猪价在中旬前后阶段性回调整理的概率大。
另外,不得不再次提一下进口肉的问题。之前海关总署在尚未公布6月份猪肉进口量时公布了上半年猪肉进口总量为212.3万吨,我据此推算6月份进口量在43.5万吨左右,环比5月份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同比更是翻倍增长。但是看到不少大佬写到猪肉进口量时竟纷纷说猪肉进口量下降,且同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吓得我小心脏扑通扑通跳,一度怀疑是自己计算错误,怕误导大家。但是,23日海关总署官网发布6月份猪肉进口量,即便是四舍五入后也是40万吨,6月份猪肉进口量确确实实是增长的,与之前市场认为新发地疫情将影响猪肉进口,做出的猪肉进口量将明显下降的预期确实不符。6月份的进口猪肉确实对国内供应市场造成了压力,但是是猪肉供应增加的压力,而不是供应减少的压力。
虽然,市场需求低迷,进口肉增加,储备肉投放等不断打压猪价,但是目前的猪价还没有到周期性下跌的时候。7月下旬及8月份,全国生猪供应不足的现状依旧不会有实质性改变,生猪出栏实质性增长至少要等到3季度末4季度初,当前猪价的下跌只是一个阶段性回调,7月下旬8月份猪价总体上将继续维持高位的现状将会继续得以维持。预计,7月下旬出栏大猪价格将适度震荡调整,但总体上依旧偏强为主的大格局被改变的可能性很低。
并且,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7月20日以后,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且今年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多3-7成,生猪调运将再度受到影响,北猪南调难度也将再次加大,南方销区生猪供应紧张的情况或再次凸显,可能导致猪价新一轮上涨行情。
所以再次提醒广大养殖户,不要追涨杀跌,不要恐慌抛售,短期内猪价很难出现大幅度的走跌。当然,对于超大猪还是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