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拍卖成交和价格已经出现降温,同时新粮也即将上市,玉米市场上涨的步伐也越来越艰难。种种迹象显示玉米市场有转弱的迹象,但具体为何转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多方面供给增加:上方压力增强
玉米市场转弱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多方面的供给减轻了玉米的供应压力。
首先是临储库存方面,此前临储拍卖和出库政策一再调整,都意在加快出库速度,限制投机炒作。同时,8月之后,在今年6月及之后拍卖的临储粮开始陆续出库,流入市场。临储粮的政策趋严,数量较多,预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同时,此前市场预期在陈粮拍卖完毕后,今年的临储拍卖会告一段落。但从上周起,临储拍卖中增加了2016、2018年的新粮,可能会持续拍至9月底。后续供应仍然充足,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多头的信心。
其次是饲粮加工方面,小麦替代玉米的出现缓解了玉米的供应压力。根据天下粮仓的调查,部分厂家8月时已经采用了小麦作为饲料的替代,小麦玉米价差一度低于100员/吨。
除此之外,近期中国也加快了进口玉米的步伐,虽然总量较少,但是由于节奏较快,且未来的进口前景持续较好,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玉米库存:等待转折时机
虽然说上述供应压力已经在政策和预期中显现,但是现货市场上的供应还没有出现大幅的改善。按照下图的玉米北港库存来看,虽然8月之后北港库存出现了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还不大,目前库存水平仍然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前贸易商入手玉米的价格较高,目前仍然有挺价情绪,高价导致港口玉米几乎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根据部分粮库的反应,目前临储拍卖的玉米出库的节奏仍然较慢,但随着出库期的临近,市场上的玉米供给将缓慢增加。
随着供给不断施压,市场上的贸易商挺价意愿将逐渐松动,带动港口货运。因此后续港口库存作为玉米贸易流转中的关键指标,如果持续出现上升,就意味着现货市场逐步转松,这也就是期货转弱的时机。
3
新作天气:可能出现的黑马
新作玉米目前大部处于吐丝至乳熟期,部分处于成熟期,在近期仍然有可能遭受天气的影响。尤其秋季我国台风较多,如果出现了较强的台风,可能会造成暴雨、洪涝灾害,较快的风速也可能引起农作物的倒伏。
根据中央气象台8.28日的预报,目前我国春玉米的气象适宜指数同比较高,此前台风“巴威”虽然影响到了东北地区,但是作物损失情况不大。未来东北地区仍需关注降水过多带来的影响。
4
期货走势判断
目前玉米市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期货转弱的概率正在增强。9月3日临储玉米拍卖的结果显示,成交量进一步走低,且溢价程度不高,显示出玉米市场热度的降温:
玉米供给方面,临储拍卖出库逐步形成压力;进口玉米同比较多;目前新作玉米的生长情况尚可。需求方面,玉米价格过高导致小麦替代出现;深加工开工率不高,消耗较少。玉米基本面支持期货转弱的预期。
玉米期货建议中短期持偏弱思维。注意天气情况可能带来的新作产量变化,此外还目前关于粮食危机、节约粮食等的话题炒作也可能引起盘面的波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