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接二连三” 玉米或将“转凉”

2020-12-08来源:粮油市场报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今年新粮上市初期,众多收购主体提前入市推高粮价,使得东北玉米价格连创历史新高。直至目前,东北深加工企业大幅提价仍意犹未尽。不过,随着12月份气温不断下降,以及年终岁尾农户传统售粮高峰即将来临,阶段性利空信号不断释放,有望令“过热”的国内玉米市场“降降温”。

  进入12月份以来,虽然国内玉米市场始终保持强势运行,但种种利空信息已悄然显现。

  一是深加工企业首现“亏损”。据跟踪数据显示,本周理论计算黑龙江酒精加工利润已经由正转负,亏损达到195元/吨。虽然短期亏损不会明显影响东北深加工企业中长期备货计划,但对市场情绪多少是一个打压。

  二是脱粒上市时间窗口打开。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七天(12月5日至11日),除沈阳周边外,东北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均将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东北玉米大批量上市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此外,每年12月开始,农户还贷压力也将促使其售粮增加。

  三是近期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持续倒挂,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已是去年同期的3倍,逼近历史高位,这表明南方饲料原料供应充裕,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市场风险正在逐步累积。

  四是鉴于12月至明年1月南方港口进口谷物到货成规模,明年一季度又是传统生猪出栏高峰期,此轮需求推升的主力之一猪料玉米需求出现阶段性下滑,国内玉米价格很有可能出现回调。

  随着市场利空信号逐渐释放,东北真正的新粮上市高峰即将到来,1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或将逐渐“转凉”。前期利多因素已大部分消化,继续上涨需要新的题材。

  玉米量价齐涨 高位终将回落

  自新粮上市以来,玉米市场风起云涌,热点频现。截至目前,辽宁锦州港玉米收购价2580元/吨,较9月初上涨380元/吨,涨幅17%,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在价格上涨带动下,农户售粮积极性提高,卖粮进度同比明显偏快,出现量价齐升局面。

  伴随玉米价格过度上涨,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加上玉米供应本就充足,而且下游承接能力有限,玉米价格上涨难以持续,高位回落是大趋势。

  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东北产区售粮进度平均为45%,同比偏快16%。其中,黑龙江省售粮进度40%,同比偏快14%;吉林省售粮进度46%,同比偏快21%;辽宁省售粮进度55%,同比偏快23%;内蒙古自治区售粮进度38%,同比偏快9%。

  华北产区售粮进度平均为40%,同比偏快10%。其中,河北省售粮进度32%,同比偏快12%;山东省售粮进度40%,同比偏快9%;河南省售粮进度42%,同比偏快9%。受高价格、高利润吸引,农户积极卖粮,售粮进度明显快于去年。

  近期,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幅超出市场预期,以深加工企业为代表的收购主体提价收购,备库计划明显提前,意图锁定产区粮源。受此影响,基层中小贸易商也跟风提价收购,以期建立库存。东北产区的抢粮大战拉开序幕,12月3日北方港口收购价格最高达到2600元/吨,几乎与南方港口价格持平,超出价格合理区间。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