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班第一天,各行各业又重新回到工作轨道上来,粮食市场也不例外,今天又有多家玉米企业开秤收粮,再一次表现出上涨的态势。
从今天玉米市场表现上看,虽然是节后第一天上班,但是却有多家玉米企业上调收购价格,开了个“开门红”,难免让大家对玉米后市产生更多的联想。
据了解,今天市场共有5家企业上涨,其中:吉林巨峰生化每斤上涨6分,由1.36元上涨到1.42元;黑龙江的龙江阜丰上涨3分,执行价1.40元/斤;绥化龙凤玉米上涨1分,执行价1.39元;河北邢台广玉淀粉上涨1.5分,执行价1.47元/斤;山东沂水青援上涨2分,执行价1.50元/斤;同时2家企业下跌,就是山东惠民春晖下跌0.5分,执行价降至1.485元/斤;宁晋玉锋下跌2分,执行价1.50元/斤。
从上面的涨价情况看,黑龙江的部分玉米企业已经进入1.4元台阶,低价区域有上行的迹象。从上涨幅度上看,吉林巨峰生化一次上调6分,幅度还是蛮大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年前库存低,年后有加快收购的苗头。
按照正常思维,春节过后,北方气温升高,即使黑龙江地区最高温度也已经升至零下5、6度,这样农民保存玉米难度加大,应该有个卖粮小高峰,再加上年前玉米价格上涨空间被透支,所以节后出现降价,可是从最近几天玉米价格看,不便没跌,反而上涨,表明市场中一些企业玉米库少,有急于收粮抢购的迹象,所以接下来不排除会出现新一轮的“抢粮大战”。
最近有农民询问,今年玉米价格能否到1.8元一斤?个人感觉,即存在一定的上涨因素,也存在一定的稳定因素,综合来看就是上涨是必然的,但是上涨空间有限,玉米整体达到1.8元一斤几乎不可能。
目前看,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
一是2021年玉米缺口仍然很大,虽然近期玉米订单高达2000万吨以上,但是也只能解决40%左右的缺口,并且每个月到港不到200万吨对市场的影响也会非常有限。
二是农民手中玉米已经见底,贸易商持粮待涨,部分加工企业急于收粮,导致玉米价格易涨难跌。三是近期汽油价格连续上涨,对乙醇市场有个利好,会增加玉米工业加工方面的消耗。四是生猪产能的恢复,对饲料玉米的消耗会有明显增加。
在看到玉米市场利好方面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面,主要有:
一是玉米替代品对玉米的替代,由于进口的大麦、高粱、DDGS等替代品没有配额限制,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进口的替代品也会增加。
二是巨大的库存小麦、稻谷会替代一部分玉米,目前小麦价格明显低于玉米价格,已经进入饲料领域,如果玉米继续上涨,库存的陈稻谷也会陆续进入饲料市场,所以玉米价格继续大涨难度大。
三是玉米产能会增加,在2020年玉米种植效益普遍高出大豆200元左右的情况下,2021年玉米播种面积肯定会增加,没有悬念,因此在第4季度玉米价格出现回落的概率比较大。
综合玉米市场利好与利空因素的分析,个人认为有利因素更强一些,所以认为玉米价格大约还会有10%左右的上涨空间,玉米整体达到1.50-1.55元/斤还应是大概率事件,至于达到1.8元并不现实。大家咋看?今年玉米真能达到1.8元一斤吗?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