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规模化商品肉鸡主要疫病的流行及防控对策

2021-09-10来源:北方牧业 作者:许传田文章编辑:灵儿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禽流感

  禽流感在很长时间仍然是养禽业重大传染病,是禽病防控的重点。H5亚型家禽禽流感:H5N1、H5N2、H5N6、H5N8;H9亚型家禽禽流感:H9N2;H7亚型家禽禽流感:H7N7、H7N9。

  病毒理化性质

  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对碘蒸气和碘溶液特别敏感。常用消毒剂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pH、非等渗和干燥的条件下失活。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存活很长时间。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60℃、2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变异机制

  禽流感病毒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就是亚型众多,变异频繁。抗原漂移:由点突变引起的抗原漂移,疫苗选择压力,自然界突变。抗原转变:不同亚型毒株同源重组产生新亚型所引起的抗原转变,不同亚型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病毒基因组可发生节段的交换。自然界中也经常有混合感染导致基因重组的事件发生。比如H7N9。抗原漂移(量变)→抗原转变(质变)。

  病毒感染机制

  病毒增殖的方式——自我复制。病毒缺少完整的酶系统,不具有合成自身成分的原料和能量,专性寄生性,必须侵入易感的宿主细胞,依靠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原料和能量复制病毒的核酸,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病毒的蛋白质。病毒这种增殖的方式叫做“复制”。病毒复制的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五个步骤,又称复制周期。

  H9流行特点

  H9:是弱毒,单纯H9攻毒鸡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排毒。流行特点:顺风传播,与H5不同(点状传播),H9传播相当迅速,特别是大风时候,如果一个鸡场有一栋鸡舍感染H9,全场鸡群很快都感染。环境中常在病毒,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就会感染H9。

  激发其他疾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一旦感染H9,再感染任何疫病都有可能。

  H9N2的新变化

  毒力增强:多次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很高的蛋鸡、种鸡仍可感染,并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和死亡。肉鸡感染后死亡率增加,支气管栓塞明显,肾脏、肠道等肺外脏器出现明显病变;抗原变异速度加快,2013年以后分离株分布在单独一个进化分支内;含有H9N2病毒基因的新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感染性增强,公共卫生学意义越来越明显,H9N2病毒是多种新型流感病毒的供体,如H7N9、H10N8、H5N2都有部分片段来源于H9N2。

  H9N2 AIV分子进化:2016~2020年分离株基本在一个新的进化分支之内,与2016年以前分离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近五年来,H9N2禽流感病毒也在不断进化,尽管进化速度没有H5那么快。所有H9N2亚型AIV分离株属于同一个基因型:G57型。

  H9N2 AIV抗原变异分析:12株H9N2 AIV代表株之间的交叉HI和R值存在差异,而且有的差异显著,表明近四年山东及周边H9N2 AIV流行株发生抗原变异。

  小结

  山东周边H9发病主要是商品肉鸡为主,鸭子分离很少;H9参与肉鸡临床发病,继发感染是造成死淘高的主要原因;近五年H9病毒基因序列变异程度较小,均属于G57型;部分H9N2病毒抗原发生较小变异(变异系数0.49~0.63)。呼吸道疫病,造成产蛋量下降,通常下降10%~20%。商品肉鸡:感染1~35日商品肉鸡,导致抵抗力下降,继发各种细菌和病毒性疾病;是肉鸡生产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分析

  感染H9应从管理上找原因。

  选择与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株,7日龄油苗免疫,免疫剂量足。

  安全度过免疫关口:7日龄免疫前后控制呼吸道病,防止感冒,这个阶段相对好控制;14日龄法氏囊炎免疫,控制呼吸道病,有条件选择1日龄免疫;21日龄ND二免前后控制呼吸道病;鸡群不好,禁止免疫ND;28~35日龄:前期不发病,长势快,冷应激,找出规律,针对性用药。

  整个生长期,保持一定湿度很重要。

  平衡(中庸)H9根除很难,没了H9还会有H8、H11等,不发病就行。

   H9感染后治疗药物

  目前有两类药物在人流感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即离子通道抑制剂(盐酸金刚烷胺、盐酸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止流感病毒从感染细胞向外释放,使病毒聚积在感染细胞表面,不能感染其他细胞。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流感不易产生耐药性毒株,在治疗成年患者流感时所产生的耐药性毒株不超过1%。但是它价格比较昂贵,限制了它在禽流感治疗中的应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相对廉价,在禽流感的治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治疗药物局限性

  流感病毒的M2蛋白在病毒复制周期中起到离子通道的作用。盐酸金刚烷胺和盐酸金刚乙胺可以抑制M2蛋白的离子通道活性,由于质子流被阻碍,因此病毒不能侵入细胞或者在细胞内不能进行溶合和复制过程。但离子通道型抑制剂也存在着一个缺陷,就是在药物应用后容易诱导产生抗药性毒株。在对人流感患者用药后5~7天后有16%~35%的患者体内分离到的病毒对其具有抗药性。

  中药组方

  传统中药在治疗SARS、流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免疫细胞功能,更有效杀伤入侵的病毒,提高对病毒的抗感染能力;感染后,中药能加快动物机体恢复过程;抑制病毒的增殖:某些有机酸抑制流感病毒复制。

  干扰素

  早期治疗病毒感染早期,病毒粒子数量少,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效果比较明确;病毒感染后期,每个感染细胞产生大量的病毒粒子,干扰素数量相对较少,在干扰素和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病毒增殖处于有利地位,干扰素作用就很微弱。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冠状病毒RNA病毒单链对理化因素敏感,具有基因组高度变异性,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

  血清型众多

  呼吸型(1931年Schalk首次报道);肾型(1962年Cosgrove首次报道);肠型(1986年EL-Houadfi报道);生殖型(1990年king和Cavanagh报道);以及1996年由Jones报道的英国1991年发生的引起鸡的肾脏肿大和深层肌肉损伤或败血的传支变异株(4/91或793B);中国的王玉东于1997年报道的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腺胃肿胀、胃壁增厚、胃黏膜溃疡为特点的腺胃型;QX(青岛腺胃型,目前流行优势毒株)。许多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反应低,或者没有交叉保护作用。

  危害

  早期呼吸道病的重要原因:1~7日龄就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5日龄以后出现花斑肾或肾肿。IBV可在输卵管复制,成年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10%~50%,同时崎型蛋增多蛋壳变化明显,蛋清变稀。对肉鸡主要损伤呼吸道后,激发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肾型传支可引起幼鸡30%~40%的死亡。

  对不同日龄鸡的影响(见图)

  传播特点

  通过呼吸道传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气囊炎。雏鸡(肉鸡)感染肾型变毒株:先出现呼吸道,随后呼吸道减轻,伴随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下痢及饮水量增加、死亡率增加。种鸡(蛋鸡)感染:产蛋率下降,蛋(蛋壳)品质降低,生殖系统病变。冷应激诱发:天气、季节突变;湿帘使用不当;夜间通风过大。

  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早期免疫,越早越好,1~3日龄喷雾免疫;免疫程序应含有不同血清型疫苗呼吸型号(H120)+肾型(QX或491);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冷应激。IB发病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早发现,早处理;合理使用部分中药;给脱水鸡补液。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