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致市场流通放缓,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早看早知道!

2022-03-17来源:新农鸣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近期,在天气、疫情、基层售粮收尾、国际形势提振市场心态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玉米市场流通放缓,国内玉米价格偏强运行。以上因素给玉米市场具体带来哪些变化?短期内玉米价格走势又如何?本文将做具体分析和预测。

  主产区降温又降雪叠加疫情,玉米流通节奏放缓

  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波强升温过程。大家普遍反映平均气温要明显高于往年。但从15日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将迎来一波“倒春寒”,范围涉及黑龙江、吉林、内蒙以及西北部分地区,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中到大雪和雨夹雪,而这些地区大多是玉米的主产区。由于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导致路面积雪及结冰,严重影响玉米的运输,在此影响之下,东北地区的玉米流通节奏明显受限。

  同时,近期公共卫生事件也波及到东北,这导致市场整体贸易活跃度降低,从贸易商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走货速度缓慢,东北地区贸易商多以供给当地下游企业为主,部分优质粮源流入当地粮库。

  由于整体运输不畅,导致上量不佳,近期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不断上调收购价格,和上周六相比,收购价格累计上调10~40元/吨,尽管价格上涨,但到货量仍未有明显增加。

  玉米主产区售粮收尾,基层惜售情绪加重

  春节及元宵节过后,产区售粮进度明显加快,根据机构统计,截止3月16日,玉米主产区东北的平均售粮进度为80%,和去年同期相比,虽然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已经缩小不少,整体售粮进度仅比去年少6个百分点。

  从售粮进度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粮源的重心已经在基层农户和贸易商之间完成转换,而剩余2成粮源,多为优质玉米。因此,供应端逐步收紧的整体格局已经形成,基层挺价惜售情绪明显加重。

  国际市场提振市场心态

  近期,在俄乌局势主导下,国际玉米价格大涨。尤其是2021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量占到总进口量的3成,虽然进口量主要是由于去年乌克兰玉米价格较其它出口国便宜而提高的,而且目前基本已经完成上年贸易量,但对本年度的进口将产生预期影响,这也提振了产区玉米市场的看涨情绪,进口玉米价格上涨,短期进口量也会受价格影响而减少,对产区玉米价格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

  玉米下游市场动态

  从深加工企业来看,近期玉米价格处在高位运行,由于成本压力增加,对玉米淀粉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从下游市场来看,目前受物流运输影响,淀粉市场货源流通受阻,淀粉加工企业库存较高,短期内玉米淀粉价格或以高位微调运行为主。

  从养殖端来看,近一个多月猪价持续在成本线下横盘,同时,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终端消费进一步减弱,养殖端普遍担心会造成被动压栏,出栏性有所提高,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之下,短期内猪价或仍有阶段性下滑可能。

  短期玉米价格走势如何?

  从东北地区来看,由于天气和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近期玉米贸易商运作积极性不佳,港口上量受到明显限制,预计短期内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仍将偏强运行,重点关注天气及疫情防控变化。

  从华北地区来看,由于近期东北粮源主要供应当地企业和粮库,流入华北地区的粮源比较有限,而华北地区贸易商收购价格较高,现阶段出货意愿并不高,因此,短期内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仍易涨难跌。

  综合来看,短期内主产区玉米价格抗跌能力较强,同时销区玉米也难有明显走弱趋势。但后期随着天气转好和公共卫生事件对物流运输限制减弱,待市场出货恢复后,玉米价格或将回归震荡整理阶段,存在小幅回落可能。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