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鸡只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较窄的适温区。处于适温区的鸡只,维持能量的消耗少、生理代谢自稳能力强,有利于保持理想的采食量和将饲料中的能量消化/吸收并最大化用于生长/产蛋。
暑湿炎热的桑拿天气,导致舍内极容易偏离适温环境,会显著影响鸡只的舒适度、日采食量、维持消耗、行为状态和体液环境,给养殖端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减慢肉鸡的生长、减少饲料消耗量、增加料肉比、降低胸肉品质;降低产蛋率、蛋重、蛋清品质、蛋壳结构与厚度、影响精液品质和种蛋受精率。
热应激指数=相对湿度(RH%)+华氏温度(OF);华氏度=32+摄氏度×1.8,当热应激指数155是临界值、达到160-165之间,开始出现死亡。
一:为什么需要通过增加风速来提升鸡只应对环境高温的热平衡能力?
炎热季节,很难让舍内的干球温度保持在鸡只的热中性区间,需要增加鸡背风速来提高鸡只通过物理途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向环境中散热的效率,才能利用风冷效应降低体感温度并让鸡只保持在适温状态。如图1:
图1:当鸡只处于温凉寒热的不同环境状态时的热平衡状态对进食和能量消耗的影响
随着舍内干球温度值的升高,舍温就更接近于鸡只的体表温度,舍温与体温差值的减小,让鸡只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物理散热途径向环境中散发热量的速率降低了,因此需要增加鸡背风速才能够从鸡只移走相同数量的热量。当鸡背风速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就会达到有感散热的极限,这时体热就开始在鸡只体内聚积。
但是,如果因为鸡舍结构和设备因素而导致舍内的实际风速没有达到风冷效应的最大有效风速时,鸡只就会被迫的更早进入到更多的依赖无感散热的进程当中,加剧了对鸡只的热损伤。
鸡舍内不同地点的风速有差异,通常情况是鸡舍中间的风速要大于鸡舍两侧的风速,鸡舍上方的风速要大于鸡舍地面的风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从鸡舍顶部沿着三角垂直向下每隔8-9米临时性安装挡风垂帘,以提高鸡舍内鸡背高度的风速。
二、干热气候条件下,对风机配置数量不足禽舍的补充降温措施:
湿帘、舍内喷淋、鸡只呼吸道蒸发散热,都依赖于环境相对湿度较低的状态,每蒸发1毫升水可以将540卡的显热转化为潜热。
在鸡只热喘息之前通过舍内配置的喷淋系统淋湿羽毛以提升鸡只的风冷效应指数,设置舍内定时喷淋以增加水分的蒸发移走舍内聚集的热量,增加鸡只的舒适度,但难以应对湿热高温天气的降温需求。如图2:
图2:风机配置数量不足的禽舍,在低湿条件下的舍内喷淋降温效果
三、当炎热天气傍晚的露点来临时/或高温高湿的暑热天气处于高温时段:
鸡只体内蓄积的热量越多,依赖于呼吸道蒸发散热的占比越高。如图3:
图3:适温状态和热蓄积状态下体热散发方式占比的递进变化
但是,呼吸道水分的蒸发效率受到舍内相对湿度变化的显著影响,隧道式通风模式下、未启动湿帘时、风机远端到近端的舍内相对湿度逐渐递增,越靠近风机近端,呼吸道水分的蒸发效率越低;启动湿帘时,舍内湿度变化状态差异显著,鸡只蒸发散热的效率受到抑制,当傍晚露点来临时,通风级别随室内温度的下降而降低,此时由于鸡只通过呼吸道蒸发散热的效率会受露点的抑制,可能加重该时段的热应激。
四、暑湿高温天气对中后期的肉鸡和处于产蛋期种鸡/蛋鸡造成的伤害:
暑湿高温天气导致外环境中的相对湿度接近于饱和状态,外界相对湿度大于85%时湿帘不再起作用,舍内过高的湿度,也让处于极限热胁迫状态的鸡只的无感散热能力受到很大的抑制,这让产热量高的大日龄肉鸡和采食量高的产蛋期的种/蛋鸡,体热散发更加困难,面临热平衡调节的双重压力下的鸡只容易遭受到极限热胁迫的损伤,一旦发生热衰竭,就会造成鸡只大量死亡。
小结:
1.做好禽舍的保温隔热,规避外界辐射热对舍内高温的负面影响。
2.配置可达到最大有效风速的风机数量/在湿热天气到来之前做好垂帘。
3.养殖后期的肉鸡/产蛋期的肉种鸡和蛋鸡,要制定暑热气候条件下避免鸡只暴露于极限热胁迫状态下的通风降温预案。
4.加强发电设备、通风设备、供水设备的精细检修和备份。
5.做好抗热应激产品的储备、并跟踪天气预报适时饮水投药。
6.肉鸡出栏时机要选择夜间凉爽时段、出栏捉鸡前最好喷淋湿透鸡只的羽毛以避免捉鸡装笼后出现大量热衰竭死鸡。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