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知名测评博主@老爸评测-魏老爸发布的检测报告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食品市场激起千层浪。此次检测涉及夫妻肺片、香辣鸭脖、五香腐竹和五香鸭翅4款产品,采用严谨的“五平行检测”法,对每款产品抽取5个样品独立检验,结果不容乐观。
夫妻肺片和香辣鸭脖大肠菌群严重超出国家安全限量,最高达290倍((29000 CFU/g))之多;二次检测结果与初次检测基本一致,排除误判的可能性。

企业回应难平众怒
自12月7日起,紫燕百味鸡迅速发声,声明中反复强调“出厂检测合格”,并雷厉风行地启动全线调查,涉事批次产品即刻下架。从复核生产环节的视频监控、人员环境、操作流程,到审视运输链路,每个环节都被置于放大镜下。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也紧急介入,查明涉事锁鲜装产品来自外地工厂,经电商与新零售多渠道销往上海,全程依赖冷链运输,而上海地区并无紫燕系列食品生产厂家。

12月8日,企业进一步补充声明,不仅重申出厂检测合规,还罗列2024年气调类产品第三方送检153个合格及监管部门抽检39批次合格的数据,积极表态接受检查、持续委托检测并及时公示结果,高擎“食品工业就是道德工业”旗帜,诚邀各界监督。

然而,企业“出厂检测合格”的声明未能成为安抚公众焦虑的镇定剂,争议焦点直指检测报告的获取规则。企业规定消费者购买后才可查看报告,这一举措在信息透明化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小编认为,在公众认知里,检测报告应是产品质量的“身份证”,是企业自证清白的关键凭证,理当在购买决策前公开透明。如今这一报告却被“束之高阁”,消费者在选购时仿若“蒙眼夜行”,购买后才得见庐山真面目,无疑加剧了对企业故意隐瞒真相的怀疑。
积弊凸显,信任崩塌
回溯过往,紫燕百味鸡在食品安全之途已“荆棘满布”。黑猫投诉平台超400条投诉记录,是消费者失望的声声控诉。异物“潜藏”、食品变质引发不适甚至疾病,桩桩件件刺痛消费者信任。
2017年菌落总数超标186.5倍、大肠菌群超标29.7倍的“黑历史”尚未尘封,2021年门店老鼠惊现、2023年产品重量不实、2024年“加价不加量”及包装容量“注水”等问题又接踵而至。这一系列乱象表明,此次大肠菌群超标绝非偶然失误,而是企业长期产品安全管理漏洞积累的总爆发,是生产规范松弛、质量把控失准、消费者权益漠视的必然恶果,严重侵蚀品牌信誉根基。

12月10日,客服虽宣称深入调查整改,却仍将检测报告作为购买“附赠品”,这种回避关键信息公开的态度,难以让消费者安心。
此事件为熟食行业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各企业须引为前车之鉴,自警自省,强化内部自律,以科技赋能质量管控革新,从生产到售后全链条筑牢安全壁垒、提升品质标准、确保信息畅达。让消费者重拾消费信心、安享美味健康。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