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我国进口粮食约1405.7万吨,同比增长1.06%;2025年1-7月我国进口粮食累计约7681.8万吨,同比减少21.6%。分品种来看,7月份,玉米、小麦进口环比减少,大豆、大麦、高粱、稻米进口量环比增加。从粮食进口结构看,大豆仍是占比最大的进口品种,大麦、高粱、小麦、稻米进口比重次之,玉米进口比重最小。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我国进口玉米6万吨,环比减少62.5%,同比减少约94.9%。6月进口俄罗斯玉米约5.13万吨,环比下降37%;6月进口缅甸玉米约0.43万吨,环比减少49%。2025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84万吨,同比减少约93%。截至7月底,2024/25年度进口玉米174万吨,同比减少2173万吨,减幅93%。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进口小麦41.4万吨,同比减少约46.94%。7月自加拿大进口小麦35.6万吨,占比为85.9%;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5.2万吨,占比12.4%。2025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31.4万吨,同比减少约76.81%。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我国进口大麦约81万吨,环比增长28.5%,同比减少34.6%。2025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大麦596万吨,同比减少38.7%。截至7月底,2024/25年度进口大麦839万吨,同比减少376万吨,减幅31%。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我国进口高粱50万吨,环比增长13.6%,同比减少52.7%。2025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高粱262万吨,同比减少49.8%。截至7月底,2024/25年度进口高粱450万吨,同比减少232万吨,减幅27%。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我国进口大米30万吨,环比增加30%,同比增加249.7%。1-7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75万吨,同比增加113.5%。截至7月底,2024/25年度共进口大米242万吨,同比增加85%。2025年7月我国出口大米9万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加23.4%。2025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68万吨,同比增加9.2%。截至7月底,2024/25年度共出口大米104万吨,同比减少12%。
7月旱情导致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重庆等地部分农田出现缺墒,对部分地区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正是产量形成关键期,多个主产区加强田管夯实稳产基础。8月中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春玉米和一季稻灌浆乳熟、大豆结荚鼓粒,部分农田土壤过湿,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华北降水偏多,充足的水分条件利于秋收作物后期生长,但大风、短时强降水导致局部低洼农田渍涝,高杆作物倒伏。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持续高温天气对在地作物不利,导致部分地区一季稻灌浆速度加快、玉米雌雄穗分化不协调,局部经济林果出现日灼等。受热带低压影响,华南多降水天气,部分农田发生渍涝、作物倒伏,影响农作物和经济林果正常生长。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21日四川盆地大部、贵州西部等地降水较明显,有效补充土壤水分,利于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和乳熟期的夏玉米等作物产量提高。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