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上呼吸道疾病。
除呼吸道症状外,常见产蛋量下降和蛋品质下降,有些毒株还可引起肾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鸡的冠状病毒,仅在鸡中致病,尽管也曾在雉鸡和孔雀中发现该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几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
一些IBV类型(血清型、基因型、保护型)分布广泛,而另一些则局限于某一地区。
IBV通过感染鸡只在急性期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在恢复期通过粪便排出,并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摄入受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接触受污染的设备和衣物进行传播。
继发性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和/或副鸡嗜血杆菌的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
— 1 —
临床症状
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鸡群患病率通常为100%。
雏鸡可能会咳嗽、打喷嚏,并在10–14天内出现气管啰音。
可能观察到结膜炎和呼吸困难,雏鸡表现抑郁。采食量和增重下降。
产蛋量下降3–10%,通常在一周内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也可能下降高达70%。
蛋常常变形,具有壳薄、壳软、皱缩、粗糙和/或颜色苍白的特征,且蛋体较小,蛋白稀薄。
在大多数疫情中,死亡率约为5%,但若合并细菌感染或肾病型毒株导致雏鸡间质性肾炎时,死亡率可高达60%。
雏鸡在1–2周龄感染可能会造成输卵管永久性损伤,导致蛋鸡或种鸡终生不能达到正常的产蛋水平,即所谓的假产蛋鸡综合征。
假产蛋鸡表现为外观和排卵正常但不产蛋。
此类母鸡通常健康,第二性征发育完全,卵巢活跃,但输卵管不具功能。
— 2 —
诊 断
可通过ELISA或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上升来诊断IBV感染,也可通过病毒分离或RT-PCR和测序检测和分型病毒。
分型是确定致病血清型/基因型的必要步骤。
广泛使用(活)IBV疫苗使疾病的诊断变得复杂,因为并不总是能够区分野毒株和疫苗毒株。
— 3 —
疫苗接种
为控制该病,可使用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但不同类型之间几乎无交叉反应,必须使用正确类型的疫苗。
使用不同血清型复合免疫可获得更广泛的保护。
种鸡和蛋鸡可使用减毒疫苗或加佐灭活疫苗,以防止产蛋下降并传递母源抗体给后代。
活疫苗首选滴眼(眼鼻接种)方式,但大规模免疫时常采用喷雾或饮水免疫方式。
注:本文引自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