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价哗哗降 山东玉米陷入震荡+停收

2025-09-23来源:8866粮新粮食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受到降雨影响,华北及山东地区价格出现了分歧,有涨有跌甚至还有停收的, 虽说降雨刺激了玉米价格的上涨,但同时也影响到了秋收的进度和粮质的安全,目前不少地区的新粮出现霉变和黄曲超标的现象,对于基层农户的存储要求更高了,可以预见天气转晴后,华北及山东地区的上量势必会迎来一个爆发期,毕竟现阶段持粮主体没什么惜售挺价的心态!至于东北地区,和咱预料的一样,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价格也是哗哗掉。
 
  回看上周华北及山东地区的价格走向,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来,新粮入市愈发的紧迫了,企业压价已经可以用光明正大来形容了,前面咱提到过,现阶段华北及山东地区受到三波粮源的冲击,市场流通情况良好,虽说不少企业有一定的采购需求,但基本都没有补库的需求,好在上周东北地区表现较好,东北粮入关的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价格的下跌速度,但必须要说明的是,随着东北新粮价格的回降,本周东北粮入关的速度势必会加快,华北及山东地区企业的反弹更多的就是昙花一现,不会影响到大趋势触底的动作!
 
  另外就是根据天气预报显示,本周依旧有降雨来袭,但整体受到天气威胁的程度大幅降低,势必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新粮收割的进度会大幅加快,二是新粮入市的速度会不断加大,距离国庆假期仅剩一周多的时间,下游需求升温的程度远不及预期,如果按照现在的局面发展下去, 国庆节期间价格大概率还是会继续下行的!
 
  东北地区现状的威胁算是初显锋芒,随着新粮入市的增多,企业高开带来的后果也开始显现,农户售粮的积极性较高,企业门前到货激增,这有点超乎企业的原因预判,所以才有了最近两天东北企业持续下跌的局面出现,但小编认为并不仅不会影响到农户的售粮情绪,甚至会进一步刺激它们, 更为要命的是,最近两天不断有企业宣布停收,其目的大家应该都能想明白。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企业学山东大幅压价是必然的!
 
  对于农户来说,现阶段是不友好的,前面咱多次提到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商和企业从对抗转为联手是必然的,而现在已经到了转折期,贸易商现在不会进行建库操作,更多的就是即收即走短线获利,而企业的收购价格就摆在那里,所以压谁的价格就很明显了。但对贸易商小编有几点小建议:
 
  1、目前短线运作也要减少,近期价格变化较好,最好先观望一周,而针对春玉米等粮源,不要有建库截留的打算!
 
  2、不要进行跨域区调粮,除非是东北地区的陈粮,现阶段区域之间的利润点较低,一个操作不好容易亏损!
 
  3、不要着急建库,最好等到新粮大面积入市再行动,还有就是关注政策层面的变化,但不要有什么依赖!
 
  小结: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受到新陈粮接轨的影响,陈粮的价格走向已经确定,再加上持粮主体心态开始转变,随着天气好转市场流通粮源会不断提高,企业会不断的压价,而政策现阶段虽说依旧求稳,但睁只眼闭只眼确实现在的方针。进入本月之后,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玉米价格会进一步走低,小编认为大概率会降至1.05元/斤附近,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以下!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小麦:
 
  最近两天小麦市场好消息频传,也确实引起了不少持粮老板们看涨的心气,但小编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小麦市场上有顶 下有底的格局是死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动,至于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前段时间降价有点触底了,现在算是正常的反弹,二是受到降雨的影响,降低了市场流通粮源的数量!当然也有受到国庆假期企业备货的一些刺激!!但几个支撑上涨的点基本都是短线的,不具备持续性!
 
  马上就要月底了,托市会不会结束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花旗,其实小编认为没必要焦虑,原因很简单,托市结不结束看官方,而官方要给农户一个交代,毕竟现在大部分粮源还在基层农户手中, 所以就算是托市结束,也会有其它的支撑出现,更别说小编认为托市月末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至于小麦是否会崩盘,小编你认为是不会,只不过未来一段时间小麦价格想上涨难度有些大!
 
  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小麦整体稳定阶段性涨跌是必然的,有出货想法的老板看到飘红就可以动,看到转绿就停手即可,短期内没有大的行情出现,还是那句话,小麦在秋粮大面积入市前的大趋势早已确定,目前也没有什么利好的因素出现。未来一段时间价格大概率就是震荡反复,行情持续围绕面粉厂1.21-1.23元开秤价格上下震荡波动。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