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玉米一夜暴涨

2025-09-26来源:8866粮新粮食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山东昨日的表现绝对是最近一段时间最亮眼的,基本可以说全面反弹,单日最高涨幅达到70元/吨,部分企业再次站上1.2元/斤的位置,这种关内关外“大调个”的景象确实比较罕见,至于山东企业上涨的背后逻辑,想必大家其实也都明白,就是降雨造成的,企业到货降至85台,才有了企业冒雨提价的戏码,但这样的戏码是很虚的,更别说最大的利空因素即将全面来袭!

  针对于山东企业大范围涨价,这就是阶段性反弹,属于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不具备持续性。而冒雨提价更多的就是一个“噱头”,按照小编的预计,山东本轮涨价将会引来大量的到货,企业上涨的这部分很快就会消失掉,甚至会进一步下跌,这属于摆在桌面上的阳谋!这点从华北企业并未跟涨也能较为直观的体现出来。

  关于说山东企业库存普遍较低,有较强的补库需求在小编看来就纯属扯淡了,要说它们缺干粮还能信,但是新粮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不妨回看一下上周山东企业的到货情况,更别说现在山东企业的订单本就不多,企业的开机率也不高,就算是有双节的刺激效果也不明显!

  而最大利空想必大家也能想到,那就是新粮大面积收割入市的时间临近,最晚预计下周就像进入初步高峰期,而以现在的新粮价格,贸易商收购建库的可能性较低,更多的还是要流入市场,再加上近期官方正在加大库存粮的投放, 届时市场流通粮源激增,企业变脸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

  关于东北企业集体变脸,前面咱多次提到过东北地区新粮价格不只是虚高,降价是早晚的问题,只不过没想到比咱预期的来的早了不少,且不说东北那些降价的企业,单说现在停收新粮的企业也很直观,要知道现在黑龙江已经有地区的30水潮粮跌破0.8元了,按照这个趋势,一元能否包得住都是一个问题!

  不过东北地区的降价不会持续多久,毕竟当前还不是大量收割入市的时间阶段,本轮潮粮集中上市结束后,价格会慢慢趋稳稳定甚至出现反弹。但企业现阶段是不会进行新粮的补库建库操作的,毕竟现在出手纯纯就是“冤大头”!

  还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说明的,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山东,都面临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降雨过后带来的影响,对农户来说潮粮的存储难度大会直接影响到出货的心态,而贸易商现在谨慎的态度又决定了只会压价收购,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至于贸易商和企业之间,现在两方已经进入联手阶段,目的就是一个---压价!所以现状市场的矛盾极其明显, 但优势却在采购方!

  针对于官方小编现在没有想聊的, 小编认为最好的官方扶持政策也要等到十月中下旬了,现在各地粮库还在积极的清库中,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双节期间!给贸易商短线的操作意见在前面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详细聊过了,现在就看谁沉得住气了,但还是那句话,市场是变化的,不可控因素也不少,所以还是要有一定的“压仓粮”,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否则容易闲日被动!随着新粮丰收预期不断增强,市场压力不断积蓄中,一旦集中释放,那么极其容易造成价格的“大地震”!

  小结: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受到新陈粮接轨的影响,陈粮的价格走向已经确定,再加上持粮主体心态开始转变,随着天气好转市场流通粮源会不断提高,企业会不断的压价,而政策现阶段虽说依旧求稳,但睁只眼闭只眼确实现在的方针。进入本月之后,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玉米价格会进一步走低,大概率会降至1.05元/斤附近,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以下!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小麦:

  最近两天小麦市场好消息频传,也确实引起了不少持粮老板们看涨的心气,但小编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小麦市场上有顶 下有底的格局是死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动,至于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前段时间降价有点触底了,现在算是正常的反弹,二是受到降雨的影响,降低了市场流通粮源的数量!当然也有受到国庆假期企业备货的一些刺激!但几个支撑上涨的点基本都是短线的,不具备持续性!

  马上就要月底了,托市会不会结束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花旗,其实没必要焦虑,原因很简单,托市结不结束看官方,而官方要给农户一个交代,毕竟现在大部分粮源还在基层农户手中, 所以就算是托市结束,也会有其它的支撑出现,更别说小编认为托市月末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至于小麦是否会崩盘,小编你热为是不会,只不过未来一段时间小麦价格想上涨难度有些大!

  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小麦整体稳定阶段性涨跌是必然的,有出货想法的老板看到飘红就可以动,看到转绿就停手即可,短期内没有大的行情出现,还是那句话,小麦在秋粮大面积入市前的大趋势早已确定,目前也没有什么利好的因素出现。未来一段时间价格大概率就是震荡反复,行情持续围绕面粉厂1.21-1.23元开秤价格上下震荡波动。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