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期跌势有所放缓,粮库以及部分大企业也开始着手收购了,但这并不能认为,东北玉米就到底了。
因为这多半是市场化行为,而并非是政策化行为,所以波动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而且现在玉米还没有集中收获呢,到集中收获时,上量更要大增,照这么看,玉米根本挺不住。
东北的下跌可以说还没跌明白呢,结果山东这边也快挺不住了。
关于山东玉米的问题我们之前也分析过,总结一句话就是,山东华北短暂因为上量的问题行情上涨,但是整体的下行趋势并没有改变,玉米仍然是向下的节奏。
而就在最近,山东开始有企业下调玉米报价了。
为啥下调呢?
因为4个字:雨过天晴。
所以如果后续天气稳定放晴,那么山东华北的跌势恐怕就又要重启了。
而且这一跌,恐怕势头也不会小。
为啥呢?
有3个原因:
第一,企业压价的情绪本来就浓厚。
虽然这段时间山东玉米不断涨价,甚至又出现了一天涨两三次的现象,但还是那句话,涨价并不是因为需求,而是为了促量。
尤其是深加工,在亏损的压力下能指望着它提价收粮吗?
当然就是能压就压。
更何况现在东北玉米正哗哗落价,也就更给了山东压价的底气。
所以一旦玉米上量增加,压价的情绪必然再起,怎么涨上去的还要怎么压下来。
第二,玉米霉变风险加剧。
之前华北玉米就已经有出现了部分的霉变,而近期雨水不断,再次加剧了玉米霉变风险。
霉变增加,意味着玉米存储困难,上量就还要再次大增,对于一向看车下菜碟的山东华北,上量大增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第三,新玉米上市压力。
降雨不仅导致玉米上量受阻,也导致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推迟,但推迟并不代表不收获了,随着雨过天晴,新玉米陆续上市,压力会继续增加。
所以山东华北的上涨早晚要结束,还是会回到之前的跌势上来。
于是,今年的玉米就开始像之前预期的格局靠拢,即东北高开低走,华北低开低走。
昨天我们分析说,东北玉米还并没有到底呢,因为当前玉米还没有大上量呢,真正的供应大军要到十一后,所以东北玉米的风险远还没有过去。
而山东华北也一样,新粮马上集中收获,新一轮的压价风波已在路上。
有人说那玉米是不是没希望了?
接下来玉米行情就落在两件事上:
一是天气对新玉米产情的影响。
马上就要国庆了,但是相信大家从新闻上已经看到了,国庆期间台风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之前台风的影响来看,华北、东北有可能又要受到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新玉米产情,需要进一步观察。
二则是政策何时出手。
和小麦一样,玉米如果单靠自身的行情很难稳定,供需情绪其实都很复杂,又交织在一起,就会导致玉米博弈十分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玉米就很难稳定,而且受极端情绪影响,不排除会出现极端行情。
这时候就需要政策来稳定市场,给玉米指明方向。而政策出手时,也将是玉米要拐弯的时候。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