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昨日天气刚有转晴的趋势,山东到货直接激增至1300+,可见当前基层农户和贸易商的心态,好在未来三天降雨仍将持续,虽说卖压依旧存在,但短期内大降的风险还是较低的,现在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玉米触底价格是多少?二是政策层面何时出手?三是贸易商现阶段是否能进行大规模抄底?今天咱们就来具体的聊下!
玉米触底价格是多少?
那就是华北及山东地区企业的收购在1.1元/斤附近,东北地区企业的收购价在1元/斤附近,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山东大部分企业仍有继续下探的基础,而东北地区也是如此,只不过相对风险和降幅来说,短期内华北及山东地区的威胁更大一些,毕竟东北地区现阶段并不是大规模收割入市的时间节点!
其次就是近期咱一直在强调的,随着降雨的持续,对各产区的粮源存储和收割都在不小的影响,目前不仅有未收割的玉米遭殃,甚至不少已经完成收割的粮源也发生了质变,发芽、霉变、毒素超标已经是屡见不鲜。这样的局面不给给了企业继续压价的动力,同时也加速了基层农户和小型贸易商的出货速度,小编可以肯定的说,本轮降雨彻底过去之后,华北及山东地区将全面迎来大规模的集中入市,甚至有可能出现“踩踏式”售粮,但对优质粮源和干粮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政策层面何时出手?
从目前的消息渠道汇总来看,节后不少粮库仍将继续保持腾库状态,甚至随着市场干粮的减少一些粮库将加大输出量,这也就意味着短期内大面积启动收购的可能性较低,其次就是政策粮的拍卖会持续减少,但不会停止,这点基本已经可以确定的,而今年的政策收购华北及山东地区可能会在本月中下旬启动,而东北地区极有可能会推迟到十一月份,甚至一次性收储会被直接安排到年后!
另外还有一则小道消息,今年的玉米总产量大概率和去年持平,相对于种植面积来说属于减产局面,但今年玉米的总体质量却比不上去年,也就是说优质粮源减少,给了后期优质玉米价格上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就是近期官方可能提前启动部分粮库进行收购试水, 但价格会比预期的要低一些!
贸易商现阶段是否能进行大规模抄底?
分区来看的话,华北及山东地区现在的基础售粮价算是基本触底,继续大探底的可能性较小,但考虑到目前的价格并不稳定,建议有收购打算的老板最好要分批建库,小编预计最好的抄底时间大概在本月的中下旬。而东北地区则相对会慢一些,目前入市的粮源质量一般,虽说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最终的价格,所以还是要等,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现在贸易粮可做,但库存意义不大。
东北地区需要注意的相对较多,但也可以说较为单一,一是农户的售粮状态,以目前的局面来看在没有跌至种植成本前,大家还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惜售心态,二是关注政策变化,毕竟东北地区受政策影响较大,一旦粮库启动大规模收购,价格也就算是触底甚至会出现阶段性反弹,三是天气,东北入冬是一个关键,毕竟入冬后东北的天气对地趴粮 潮粮的存储还是极为有利的!
小结:目前玉米处于多空交织期,新陈粮交接基本结束,目前市场处于明显的供大于求阶段,价格整体承压下行是必然的,这点前面咱已经不断预警过了,以目前的条件来看,短期内受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价格容易出现反复,但大反弹就别想了。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期货市场!而随着天气好转市场流通粮源提高,企业压价的动作会更肆无忌惮,至于政策层面,就看本月何时启动官方的收购计划了,前面小编提到过,今年可能会再现一次性收储,而官方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求稳。进入本月之后,随着新粮入市范围的扩大,玉米价格会进一步走低,小编认为大概率会降至1.05元/斤附近,东北地区甚至可能降至1元上下!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市场价格变数,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购销计划,切勿盲目追涨杀跌。
小麦:
关于小麦市场双节期间的走向, 既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价格反弹还是依靠的天气因素, 和下游需求无关,至于托市至少目前还没有全面结束的消息传来,各产区之间的小麦价格依旧在稳定的区间范围内震荡,小编可以肯定的说,短期内小麦市场这种深陷“泥潭”的局面不会发生改变,甚至在丢失饲料市场的份额之后小麦等于添加了一个利空因素,至于托市收购的那150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只是目前利好程度不明确!但还是那句话,市场不宜过度看空,价格确实有上涨的基础!但随着双节利好消退,购销呈现谨慎的局面,短期小麦市场以弱稳为主,后市关注下游淀粉购销的变化!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