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迷局:苗价高企与毛鸡低迷的分化困境
(一)数据揭示背离走势
在白羽肉鸡市场中,截至2025年10月30日的数据显示出显著的市场态势。全国白羽肉鸡均价为3.46元/斤,相较于2024年同期,跌幅达7.24%,价格下滑对养殖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而白羽鸡苗均价为2.55元/羽,较去年同期跌幅18.53%,尽管跌幅较大,但近期价格逆势上扬,尤其在山东主产区,鸡苗价格突破4.2元/羽,与毛鸡价格走势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毛鸡价格亏损、苗价上涨”的背离走势,使养殖端面临“出栏即亏损,补栏成本压力大”的两难局面。每次毛鸡出栏可能导致入不敷出,而补栏鸡苗则需承受高价成本,养殖户在价格波动中艰难寻求生存平衡。
(二)养殖端的反常识选择
按照市场规律,在毛鸡价格低迷、养殖亏损时,养殖户通常会减少补栏以降低损失。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便在山东、辽宁等地毛鸡养殖每只亏损0.3-1元的情况下,规模化养殖场的补栏率仍高达85%,较2024年同期提升12%。这一反常现象引发关注,探究其背后原因,临沂某百万羽养殖场负责人指出:每月固定补栏5万羽成为刚性需求。停栏会导致工人流失,培养多年的熟练工人一旦离开难以找回;养殖设备闲置不仅加速老化,还造成资源浪费;贷款利息压力巨大,每月贷款如沉重负担,只有按节奏补栏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维持养殖场正常运营。这种选择体现了养殖户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妥协。
二、供应端:四大“紧箍咒”撑起苗价高位
(一)种鸡产能“阶段性空窗”
在白羽肉鸡养殖产业链中,种鸡产能变化对市场影响深远。6-7月高温期间,全国范围内提前淘汰父母代种鸡数量超300万套。高温致使种鸡生产环境恶化,产蛋率大幅下降,继续饲养成本高且收益低,养殖户无奈提前淘汰种鸡以减少损失。同时,新开产种鸡高峰期延迟,导致9月商品苗供应量出现明显缺口,环比减少15%。益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企业,9月出苗量为8283万羽,环比下降8.77%,直接反映了6月淘鸡潮的影响。这种产能的“阶段性空窗”导致市场鸡苗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上涨,打乱市场正常节奏,养殖户需重新适应市场变化。
(二)生产性能下滑放大缺口
除种鸡产能阶段性变化外,种鸡生产性能下滑也给市场供应带来难题。近年来,受种源更新受阻等因素影响,2025年种鸡PSY(每只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降至24头,与2023年相比减少3头。虽看似差距不大,但在庞大养殖规模下,同等存栏下出苗量缩水12%。这意味着相同数量种鸡产出的优质鸡苗数量大幅减少。广东某孵化场负责人表示:以前1万套种鸡月出苗80万羽属正常,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现在月出苗量仅70万羽,优质苗更是稀缺。生产性能下滑加剧优质鸡苗供应紧张,养殖户为获取优质鸡苗愿付出更高代价,进一步推动鸡苗价格上涨。
(三)龙头企业“控量拉涨”策略
在市场竞争中,益生、民和等头部种禽企业凭借市场影响力采取“控量拉涨”策略。这些企业11月排苗计划完成率超90%,通过提前预排订单锁定价格。中小散户若想插队采购鸡苗,需加价0.5元/羽,导致市场出现“大厂苗供不应求,小厂苗无人问津”的两极分化局面。山东一家大型养殖场为确保鸡苗供应,提前数月与益生股份签订订单,虽价格较高,但能保证鸡苗质量和数量,对养殖场稳定生产至关重要。而小型养殖户因无法承受高价只能放弃。高低价差达1.5元/羽,加剧市场分化,龙头企业借此掌握市场主动权,维持鸡苗价格高位运行。
三、需求端:规模化养殖的“刚性补栏”逻辑
(一)计划经济下的被动支撑
在白羽肉鸡养殖行业,规模化养殖场占比已提升至65%,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养殖场生产计划严格,补栏计划往往提前3个月锁定。山东某大型养殖集团每月固定采购20万羽鸡苗,该集团负责人表示:养殖计划如同精密生产线,即便当前毛鸡价格低迷、养殖亏损,也需维持生产线正常运转。停栏将导致供应链断裂,上游鸡苗供应商失去稳定客户,下游屠宰加工企业原料短缺,自身也将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多年建立的市场份额和合作关系也会受损。基于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考量,规模化养殖场在亏损时仍按计划补栏,成为支撑鸡苗价格的重要因素。
(二)成本优势下的风险对冲
规模化养殖场在亏损时仍有底气继续补栏,强大的成本优势是关键。凭借集采优势,规模化养殖场鸡苗采购成本较散户低0.3元/羽;在饲料采购方面,通过与大型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以更低价格获得优质饲料,饲料成本比散户低5%。以临沂规模场为例,其养殖管理精细化,正常料比控制在1.25-1.28,比散户低0.15。这意味着相同养殖条件下,规模化养殖场能用更少饲料产出更多毛鸡。即便毛鸡价格比散户低0.2元/斤,规模化养殖场仍能保本。成本优势为规模化养殖场在市场波动中提供缓冲空间,成为其持续补栏的有力支撑。
(三)资金链与稳定性双重枷锁
规模化养殖场运营中,资金链和人员稳定性对决策影响重大。统计显示,60%的规模场存在银行贷款,一旦停栏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将触发违约风险,面临银行追债和资产冻结。辽宁某养殖场主透露:养殖场为扩大规模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每月还款压力巨大,停栏将使养殖场陷入困境。同时,维持养殖团队稳定性成本高昂,一个中等规模养殖场拥有20-30人的养殖团队,每月人工工资支出达15万元。这些工人是养殖场核心力量,经验和技能对养殖生产至关重要。停栏可能导致工人流失,重新组建和培训专业养殖团队成本难以估量。因此,为维持资金链和养殖团队稳定,养殖场即使面临亏损也选择正常补栏。
四、龙头企业博弈:益生减产vs民和扩产的背后逻辑
(一)益生股份:主动去产能后的短期阵痛
在白羽肉鸡行业竞争中,益生股份作为重要企业,其经营策略备受关注。2025年1-9月,益生股份鸡苗销售总量达48809.88万羽,较2024年同期增加5723.01万羽,销量增幅13.28%,显示出较强市场竞争力。然而,9月销量为8283.72万羽,环比8月大幅下降8.77%,这是益生股份主动去产能战略决策的结果。6-7月白羽肉鸡苗价格低迷时,益生股份果断淘汰20万套低效种鸡。淘汰低效种鸡旨在优化种鸡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虽9月出苗量骤减,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7.63%,但益生股份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公司管理层认为,11月毛鸡出栏期将迎来市场需求高峰期,春节前市场对鸡肉需求将大幅增加。因此,益生股份提前预留产能,合理布局以应对市场旺季,期望通过产能调整和市场策略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民和股份:逆势扩产抢占市场
与益生股份减产策略不同,民和股份选择逆势扩产抢占市场份额。凭借新增50万套种鸡存栏,2025年1-9月民和股份鸡苗销售总量达23050.20万羽,较2024年同期增加3976.55万羽,增幅20.85%,鸡苗销量创近三年新高。9月鸡苗销量环比继续增长,中小雏占比达70%。民和股份扩产策略基于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判断。公司认为,虽当前鸡苗价格有下行压力,但扩大产能、增加销量可有效对冲单价下跌影响。中小雏单价低但市场需求旺盛,尤其在中小散户市场。民和股份通过低价苗策略成功渗透中小散户市场,扩大市场份额。8月销售收入环比上涨证明其低价策略成效显著,在市场博弈中凭借独特战略眼光和果断决策脱颖而出。
五、后市研判:毛鸡涨价能否破解困局?
(一)毛鸡上涨的双重支撑
进入11月,白羽肉鸡市场毛鸡价格上涨成为焦点。据专业数据统计,11月毛鸡出栏量环比减少10%。一方面,前期鸡苗出苗量减少,经过养殖周期传导,导致后期毛鸡出栏量下降,体现市场供需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冬季养殖环境恶劣,疫病发生率显著增加,鸡群死淘率上升至8%,进一步减少毛鸡实际出栏数量。在山东、河南等主产区,毛鸡价格迅速反弹至3.5-3.6元/斤,养殖端盈利情况改善,每只鸡可盈利0.5-1元,提振了养殖端补栏信心,促使其重新审视市场、调整养殖计划。
(二)苗价高位的隐忧
目前鸡苗市场看似繁荣,12月排苗计划紧张,种禽企业掌握市场主动权,但繁荣背后存在隐忧。从种鸡产能恢复情况看,10月全国种蛋上孵量增加5%,预示12月鸡苗供应量可能环比增加8%。随着种鸡产能逐步恢复,市场鸡苗供应量增多,将对当前高位运行的鸡苗价格形成压力。一旦毛鸡价格涨势停滞,鸡苗价格可能因供应增加而迅速回落。山东某资深分析师指出,目前鸡苗价格虽高,但停苗期前突破4.5元/羽可能性极小,下滑空间约1元左右,养殖户补栏时需谨慎考虑市场变化,避免高价补栏带来损失。
(三)产业链风险传导
在白羽肉鸡产业链中,各环节紧密关联。当前屠宰端库存高达35万吨,分割品售价同比下降10%,屠宰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若终端消费不及预期,毛鸡价格上涨可能难以持续。屠宰企业在库存压力和利润下滑双重困境下,可能减少收购量或压低收购价格,直接影响养殖端收益。养殖端需警惕“补栏时盈利,出栏时亏损”的周期陷阱,尤其是辽宁、吉林等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产区,补栏量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平70%以内。养殖户应理性看待市场,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变化合理调整补栏计划,避免市场行情反转陷入更深亏损。
结语:在分化中寻找确定性
在白羽肉鸡市场“苗强毛弱”的价格分化格局中,养殖端、种禽企业和屠宰场等各方积极寻求破局之法。规模化养殖带来的刚性补栏需求短期内支撑了鸡苗价格,但长期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龙头企业间的产能博弈,如益生减产求质、民和扩产争量,深刻影响市场格局。终端消费疲软是制约行业全面复苏的关键因素,只有消费市场真正回暖,才能为产业链注入持久活力。
对于从业者而言,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也有规律可循。11月能繁种鸡存栏数据可作为市场产能走向的参考指标,元旦前毛鸡价格能否站稳3.8元/斤关乎养殖端盈利和市场信心。在市场变数中,精准把握产能周期与市场节奏共振点的企业和养殖户,方能在困境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白羽肉鸡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从业者需保持敏锐市场洞察力,优化养殖和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共同推动白羽肉鸡市场走出困境,实现稳健繁荣发展。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