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定义及作用机制:
首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属于磺胺类药物的一种。其作用机制类似于在人类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在于阻断细菌合成膜中的二氢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这种机制使得兽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成为治疗动物感染的有效手段。
抗菌特性:
其次,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抗菌特性使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对于动物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帮助动物恢复健康。其广谱性的抗菌特性使其适用于治疗多种动物感染。
可治疗的疾病:
(1)、兽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以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病、猪萎缩性鼻炎、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仔猪黄、白痢,猪弓形体病猪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禽伤寒、禽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
(2)、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禽的白冠病(鸡卡氏细胞原虫病)以及鸡球虫病也有特效。
而恩诺沙星呢?抗菌机制和特点如下:
①抗菌机制:在畜禽体内,恩诺沙星进入细菌的细胞核内,在能与细菌DNA回旋酶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切割与连接功能,阻止了细菌DNA的复制,而呈现迅速的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②抗菌特点:本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血药浓度高且稳定,能广泛分布于组织中,其代谢产物为环丙沙星,仍有强大抗菌作用。几乎对水生动物所有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均较强。对由耐药性致病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有效,与其它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
③抗菌谱:本品为广谱杀菌药,对支原体有特效。对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葡菌、链球菌等都有杀菌效用。恩诺沙星可作为动物用药品,在动物体内之半衰期长,有良好之组织分布性,属于广效性抑菌剂,对于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霉形体具有抑菌作用;
答:“磺胺嘧啶钠”与“恩诺沙星”通常是
可以混用的,可以增效。·恩诺沙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菌呈现协同或相加作用,能提高对混合感染的疗效。
·单药与联合用药MIC值:单药恩诺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256ug/mL;联合用药的MIC分别为8ug/mL和32ug/mL,经计算FIC指数为0.375,表明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应用场景:这种配伍方案在兽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和预防畜的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在混合感染或难以控制的感染情况下。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