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通风管理措施

2025-11-07来源:上海富朗特 作者:程运杰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秋季气温波动大、昼夜温差显著,湿度逐渐下降,蛋鸡易因环境变化引发应激或疾病。科学通风管理需结合季节特点,从设备维护、模式切换、动态调控、细节管理、应急预防等方面综合施策,确保鸡群健康与生产稳定!

  一、硬件设施精细化维护与升级

  1. 全面检查与密封升级:

  密封排查:用烟熏法或纸条测试鸡舍漏风点,重点检查屋顶、墙体接缝、风机口、水帘边框、粪沟盖板等,及时用密封胶、挡风板或硅胶条封堵。

  通风设备校准:确保所有风机(含备用风机)、通风小窗、水帘系统联动正常,无卡顿或失灵;校准温控探头位置,避免因探头位置不当导致误判。

  防鸟网与滤网清洁:定期清理通风小窗防鸟网及进风口滤网,防止灰尘、羽毛堵塞,影响进风量。

  2. 智能化设备应用:

  安装风速传感器(监测舍内不同区域风速)、**CO₂/NH₃检测(实时监控空气质量),联动智能环控系统自动调节风机与进风口。

  配备变频风机:可根据需求精准调节风速,节能降耗。

  二、分阶段通风模式与参数动态调整

  2. 季节针对性措施:

  早晚防凉:清晨和傍晚温度低时,减少风机开启数量,侧窗开启角度30-45°,配合挡风板防止冷风直吹鸡群。

  中午降温:高温时段(>28℃)关闭侧窗,开启全部风机+水帘,提高风速降温。

  喷水除尘:秋季干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每2-3天喷水除尘一次,保持舍内湿度40%-60%。

  1. 初秋过渡期(9月-10月初)

  模式:白天延续夏季纵向通风,夜间逐步转为过渡通风(混合横向与纵向)。

  参数控制

  目标温度:21-23℃;夜间若外界温度低于18℃,减少风机数量,开启最小通风量(参考鸡群体重计算:≥0.5m³/h/kg)。

  风机调控:22-24℃时每升高0.5℃增加1台风机;24-26℃时每升高0.5℃增加1-2台风机。

  进风口:通风小窗开启角度30°-45°,避免冷风直吹鸡群。

  2. 中秋波动期(10月中旬-11月):

  模式:以横向通风为主,夜间辅以自然通风。

  参数控制

  昼夜温差大时,采用“阶梯式”风机调控:白天高温时(>26℃)开启全部风机+水帘(湿度<60%),风速2.5-3m/s;夜间低温(<15℃)时关闭水帘,保留3-5台风机维持最小通风,风速≤1.2m/s。

  进风口:根据鸡舍长度分段开启小窗(前、中、后区域分别控制),确保气流均匀。

  3. 深秋保温期(11月末-入冬前):

  模式:以横向通风+保温为主,减少风机使用。

  参数控制:

  目标温度:20-24℃;若外界温度骤降至10℃以下,可全天开启侧窗小角度(15°-30°)进风,配合挡风帘防止贼风。

  重点监测夜间温度,必要时启用临时供暖设备(如暖风机)辅助保温。

  三、精细化日常管理要点

  1. 巡查与记录:

  三时段巡查:早(6:00-8:00)、中(12:00-14:00)、晚(18:00-20:00)检查温度、风速、鸡群状态(呼吸频率、羽毛蓬松度、粪便颜色)。

  数据记录:每日记录环控参数、天气变化、鸡群表现,分析趋势并优化调整。

  2. 环境细节管理

  防冷风应激:清晨北风侵袭时,临时关闭北向通风窗,启用南向进风;水帘导风板“晚开早关”(傍晚提前1-2小时关闭)。

  湿度调节:秋季干燥时,午后喷水加湿(湿度目标40%-60%),同时配合除尘(每2-3天一次),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

  空气质量监测:保持NH₃浓度<10ppm,CO₂浓度<3000ppm,超标时立即增加通风量。

  3. 应激预防与饲料调整

  通风切换时避免温度骤变(波动≤2℃/h),可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剂(如维生素C、益生菌)。

  调整饲料能量水平,适当增加玉米比例,满足低温环境下鸡群能量需求。

  四、差异化应对与应急方案

  1. 地域差异管理

  北方:侧重防寒保温,夜间增加侧窗挡风帘,减少通风量;湿度低时可喷雾加湿。

  南方:防高温高湿,白天优先纵向通风+水帘,夜间湿度上升时转为横向通风,控制湿度≤65%。

  2. 极端天气预案

  寒潮来袭:提前关闭所有通风窗,启用备用供暖设备;增加饲喂次数,提高能量摄入。

  暴雨大风:检查屋顶、门窗密封性,防止雨水倒灌;临时调整风机频率,避免湿度骤升。

  停电应急:配备发电机,确保关键通风设备(如核心风机、环控器)不间断运行。

  五、长期优化建议

  1. 通风模拟与建模:利用专业软件模拟鸡舍气流分布,优化进风口布局与风机配比,减少通风死角。

  2.数据驱动决策:定期分析通风参数与生产数据(产蛋率、死淘率、料蛋比),动态调整管理策略。

  总结:秋季通风管理需以“动态、精准、防应激”为核心,通过硬件保障、分阶段调控、数据监测、应急预防多维度协同,实现鸡舍环境稳定。同时,结合地域、鸡群状态灵活调整,确保蛋鸡健康高产,降低养殖风险。

  关键提示:建议每月邀请兽医或通风专家现场评估,根据鸡群行为(如鸡群聚集位置、呼吸声音)微调通风参数,确保措施落地实效。

  秋季通风管理检查清单(供参考)

  每日检查:温度、风速、湿度、鸡群状态、风机运行。

  每周维护:清洁通风口、校准环控参数、排查密封性。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