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生长报告称,截至8月7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1%,之前一周为60%,而去年同期为66%。美国大豆结荚率为51%,之前一周为34%,大豆结荚是关乎单产的重要阶段。截至8月7日当周,美国玉米优良率为60%,低于之前一周的62%。8月9日消息,气象专家周二称,美国中西部地区本周天气利好,大豆作物更加依赖8月份的天气情况,适宜的气温及降雨提振已开始进入结荚阶段的大豆作物生长。未来七天,气温将触及23-30摄氏度。未来六到十天(8月14-18日),气温正常至低于正常水平,下周稍晚气温正常至高于正常水平,降水量正常至高于正常水平。
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合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1月中国进口大豆量为513万吨,2月进口大豆232万吨,3月进口大豆351万吨,4月进口大豆388万吨,5月进口大豆456万吨,6月进口大豆430万吨,7月进口大豆535万吨。1-7月累计进口2906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5.5%,累计金额同比上涨23.9%。
国内主产区大豆长势方面,目前大豆生长已经进入结荚鼓粒阶段,目前看雨水及温度条件基本正常。8月中旬及月底前仍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其水分及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到大豆产量及收获时间。8月中下旬仍是黑龙江豆粕需求的旺季,虽然近期黑龙江豆粕加工企业开机增加,但豆粕库存偏低受此影响黑龙江豆粕供给偏紧价格小幅回升的可能依然存在。
据中国商务部8月10日消息,据商务预报监测,上周(8月1日至7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与前一周持平。虽然前几周猪肉价格小幅下调又反弹,但始终在高位运行。据统计,通常猪肉价格上升至高点回落后的四个月时间,豆粕价格将出现高点。
本周豆粕跌宕起伏。下游需求没有实质性好转是目前市场关注的主要问题。周一周二连续暴跌,周三大幅回升,周四又低开高走。且中国期货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8月10日表示,7月CPI达到6.5%创37月来的新高;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0.7%,创29个月的新低!尽管今天技术性反弹强劲,但各合约都在减仓,大市仍不容乐观!由此近期豆粕难以稳步上升,以震荡为主。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