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豆粕期货23日早盘继续下行,主力合约1205合约收3113元/吨,跌55元。隔夜国际金融市场重挫,美联储警告美国经济有重大下行风险,而欧洲经济数据也很差,IMF又警示中国公共债务存在风险,投资人情绪悲观。美豆仍然维持弱势格局,国内豆类缺乏新利多因素刺激,消费预期不足以支撑其上涨。预计近期连豆粕将继续维持下跌趋势。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22日收盘跌至6个月低位,因全球经济放缓忧虑复燃,投资者大举削减风险敞口。外围金融市场的影响打压价格,美元走强和全球股市大跌吸引了全面卖盘。据AgResource Company的市场研报,“投资基金是玉米、大豆和小麦期货的主要卖家,在一系列商品市场采取了“让我们离开”的立场。市场的忧虑是全球经济正显著放缓,这令欧美经济复苏更加困难。”
金融市场承压盖过了出口的支持性前景,因交易商对近期价格回调会提高美国大豆出口竞争力的构想感到悲观。Global Commodity Analytics and Consulting总裁Mike Zuzolo 指出,美元大涨意味着美国价格需要走低,以维持美国出口的竞争力。美元兑巴西雷亚尔和欧元走强令海外大豆供应更具吸引力。
国内方面,根据中国月度海关数据显示,8月进口450万吨大豆,较7月低15.7%,较上年同期下降5.4%。而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大豆335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553万吨下降近200万吨,降幅为5.5%。更令市场悲观的是,目前中国港口大豆库存仍然处于650万吨高位。只要库存长期居高不下,进口就不会有迅速增加的可能。
近期国内豆类商品市场的主题依旧是调整,无论基本面有多好,但周边市场不景气,对于大豆及其下游商品而言,由于对进口大豆依赖,因此其价格很难走出自身的独立行情。在美盘豆类商品短期看回调,期现严重背离,基本面严重背离的情况下,国内豆类商品依然保持弱市形势。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