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米价格近期承压因素分析

2012-09-19来源:中国玉米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受美国逾50年来最严重旱情的影响,CBOT玉米期货价格自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就持续的攀升。但这一上升状态随着美国新季玉米收割进程的加快而被打断。以CBOT玉米12月合约为例,该合约在8月19日与20日接连收于纪录高位,分别涨至834.75美分/蒲式耳以及838.75美分/蒲式耳。但自此以后,CBOT玉米期货价格开始自高点逐渐回落,持续震荡走低的势头一直维持到现在。现在就来分析一下,使得CBOT玉米期货价格自8月下旬以来持续承压的因素都有哪些。

  第一,新季玉米收割进度快于往年,市场供应增加。

  根据美国农业部周度作物进度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到8月26日的当周以及9月2日的当周,美国18个玉米主产州的新季玉米收割进度为分别为6%与10%,这就意味着在8月底的这段时间,美国新季玉米完成了9%的收割。而上一年度以及过去五年的均值数据显示在同一时期的新季玉米收割进度则只有2.5%左右。如果美国新季玉米的单产能够达到美国农业部所预测的122.8蒲/英亩的水平,那么今年8月份美国新季玉米的收割量能达到9.65亿蒲,明显高于去年3.1亿蒲的收割量。

  第二,玉米需求减少,因供应紧张预期且价格高企。

  我们可以根据7月份以及8月份美国农业部玉米周度出口检验检疫数据推算出2011-12市场年度第四季度(6月-8月)美国玉米的出口量大约在2.9亿蒲左右。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协会周度预估数据显示,在2011-12市场年度第四季度中,美国燃料乙醇的产量较去年减少了6%, 这就意味着该季度生产燃料乙醇以及相关产品对玉米的使用量大约在11.93亿蒲左右。如果玉米用于其它深加工产品生产中的用量在3.31亿蒲左右,那么第四季度玉米在加工业生产中的总用量约为15.24亿蒲。此外,如果美国农业部在最新一期的供需平衡报告中对2011-12年度的结转库存数据预估正确的话,即11.81亿蒲的结转库存,这就意味着第四季度饲养业以及残值中玉米的使用量约为1.6-1.65亿蒲左右,这一数据明显低于2011以及2010年同一时期的4.48亿蒲以及4.95亿蒲的水平。

  因此,根据上述数据的推算,可以看出在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玉米市场上,无论是深加工产业还是饲养业,对玉米需求较往年都有明显的减少,这一方面是缘于供应的紧张,而另一方面则与价格高企有关。

  第三,玉米实际种植面积有可能高于目前的预估数据。

  近期使得美国玉米价格持续承压的另一因素即是根据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今年的新季玉米种植面积有可能高于目前的预估水平。美国农业服务局(Farm Service Agency)将今年新季玉米的种植面积预估上调了80万英亩至9380万英亩。虽然这一数据仍低于美国农业部所预估的9640万英亩的水平,但FSA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于种植户的反馈,并不能反映所有的种植面积。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合资农场,选择不加入FSA的种植户反馈项目,所以来自于这部分的数据就没有被计算在内。

  去年9月份,FSA预估当年的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包括毁种的种植面积-即种植户无法完成的种植面积,整体较美国农业部当年最终的预估数据低了3.6%。如果按照这一比例对今年的种植面积进行调整的话,根据FSA所最新预估的9380万英亩的种植面积,可以将美国农业部对今年新季玉米的种植面积预估推高至9730万英亩。也就是说,美国农业部目前的预估数据尚有90万英亩的短缺。因此,美国今年新季玉米的实际种植面积有可能高于当前预估的水平。

  第四,USDA供需平衡报告数据利空,令玉米价格承压。

  美国农业部在最新一期的供需平衡报告中在对新季玉米单产以及总产数据预估的下调上所表现出来的谨慎以及保守态度令市场大跌眼镜。美国农业部此次对新季玉米单产的预估为122.8蒲/英亩,在上月123.4蒲/英亩的数据水平上下调了不到1蒲。同时,总产预估为107.27亿蒲左右,也仅较上月的107.79亿蒲减少了5200万蒲,同时,其他预估数据也只是进行微调而已,并没有大幅度的调整。在美国农业部尚未发布该报告之前,市场上的一些投资分析机构将玉米的单产预估区间维持在117.6-123.4蒲/英亩,平均单产预估为120.6蒲/英亩,平均总产预估在104.03亿蒲,都明显低于美国农业部此次的预估数据。

  因此,美国农业部此次发布的供需平衡报告数据明显利空,受此拖累,当日CBOT12月玉米期货收跌1.0%或8.25美分至每蒲式耳769.5美分。

  综上所述,由于美国新季玉米收割进程加快,短时间内市场供应较为宽松,而需求则有所减少或走弱,导致在供需平衡面上玉米期货价格的涨势受到抑制。此外,在新季玉米最终定产之前,任何利空的数据以及市场预测都成为压制玉米期货价格上涨的多重砝码,如实际种植面积可能高于当前的预估,以及单产以及总产预估可能好于之前的预期,等等。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