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看,2012/13年度我国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收购深入,后期价格可能获得支撑,玉米价格有望反弹。从技术上看,玉米回调至长期上升趋势线附近,支撑预计在2322附近,如果支撑有效,后期可能反弹,上方压力在2460附近。从玉米指数日线看,玉米已经向上突破近期下降趋势线,短期回调可能结束,目前关注前期交易密集区2380附近压力。
主要观点
1.美国2012/13年度玉米单产连续下调,导致全球玉米供需紧张;
2.国内陈玉米存结余,新玉米丰收上市,带来季节性压力;
3.预计玉米需求保持刚性增长,2012/13年度中国玉米供需紧平衡;
4.收购主体入市后,可能会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5.关注玉米临时存储政策动向、
一、国际玉米市场
(一)行情回顾
自6月份以来,美国大豆玉米种植带遭受干旱天气袭击,美国农业部在月度供需报告中连续下调玉米产量,玉米市场一改前期弱势调整状态,出现绝地反击,期价扶摇直上,随着减产利多逐渐消化,玉米价格进入整理阶段,9月份价格出现调整,不过9月底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旧作玉米供应紧俏,玉米价格止跌反弹,随后进入高位震荡局面。
(二)全球供需状况及影响因素
1.美国玉米大幅减产,全球玉米供需紧张
美国农业部自7月份起,连续4个月下调美国2012/13年度玉米单产,据10月供需报告,玉米单产预测为122蒲式耳/亩,较6月份预测值下降44蒲式耳/亩,降幅达到26.5%。玉米产量预测为2.719亿吨,较6月份减少1.03亿吨,降幅为27.6%。由于美国玉米产量大幅减产,导致全球2012/13年度玉米供应减少,虽然中国产量小幅上调500万吨,但与美国玉米减产幅度相比微不足道,全球2012/13年度玉米产量预测值较6月份减少1.1亿吨。截止目前,2012/13年度北半球玉米产量形势基本明朗,后期随着收获推进,可能有修正,但调整幅度与前几次调整相比将缩小。目前南半球则处于种植期,在高价吸引下,预计农户将增加种植,但距离收获期还有很长时间,南美产量不确定性因素较大。需求方面,随着美国玉米产量逐渐下调及玉米价格飙升,全球玉米需求也出现相应调整,美国农业部连续下调全球玉米出口需求,由7月份的1.05亿吨下调至10月份的8992万吨,降幅为14.6%。玉米饲用需求和FSI(除饲用以外的食用、种用和工业用需求)需求分别较6月份下调4882万吨和1520万吨。总体来看,由于需求下降量低于产量下降量,10月供需报告中,2012/13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较6月份减少3847万吨,库存消费比由6月份的15.2%下降至10月份的12.4%,处于历史低位,玉米供需偏紧。
美国2012/13年度玉米大幅减产导致国内玉米供应紧俏,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降至5.52%的低点,由于供需关系紧张,玉米基差坚挺,玉米出口优势减弱,出口需求转向南美和乌克兰等国家,因此短期内,玉米需求对价格的推动力量暂时不强,不过南美和乌克兰玉米出口难以弥补美国玉米出口的减少,后期美国玉米市场玉米保持强势。
从CFTC玉米基金持仓来看,基金总持仓自6月份触底以来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在8月21日达到高点,总持仓数为12.57万张,随后小幅回落,跌至12万张以下,10月份再次快速回到12万张。基金净多持仓在9月初达到高点后小幅回落,总体保持在30万张以上的水平,由此来看,基金做多的意愿还没有明显转变。
(三)技术分析
从CBOT玉米指数周线图来看,期价在840附近承压回落,回调至38%黄金分割线后获得支撑反弹,目前在700-770区间呈现震荡之势,期价筑底后有可能再次向上试探840压力。
(四)结论
美国2012/13年度玉米大幅减产,在减产炒作下,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普遍预期高价将刺激南美2012/13年度玉米产量增加,不过,南美玉米目前处于种植期,产量形势存在较大的变数。就目前而言,美国玉米收割接近尾声,农民卖盘放缓,玉米基差坚挺,价格优势不明显,市场需求转向南美和乌克兰,短期内需求对玉米价格推动作用相对较弱,但南美和乌克兰出口难以弥补美国出口下降带来的不足,据美国农业部报告,10月份美国玉米出口较6月份预测下调近2000万吨,可见,作为玉米出口大国的美国大幅减产,将令全球市场处于紧张的状态,玉米后期预计保持强势。
二、国内玉米市场
(一)行情回顾
8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在虫灾害炒作下走高,不过未能突破年内高点,并自此回落,随着秋粮逐渐上市,玉米市场面临季节性压力,运行重心逐步下移,不过在5月份低点2322附近跌势企稳反弹,目前反弹至9月上旬的交易密集区2380附近。
(二)现货市场状况及影响因素
1.玉米现货价格温和上涨
进入9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玉米开始上市,国内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准备腾库容以准备新粮收购,玉米供应量增加,同时,国内小麦替代效应以及去年华北地区玉米品质较差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市场表现弱势,各地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较9月份降幅在5-6%左右,目前,哈尔滨玉米价格为2250元/吨,长春地区玉米价格为2320元/吨。
2.陈玉米结余,新玉米丰产
今年国内玉米市场在新玉米上市前未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反而陈玉米尚有结存,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玉米价格较高而小麦价格相对较低,我国玉米和小麦之间自去年下半年来基本存在100元/吨以上的价差,价差最大时超过200元/吨,在比较优势下,国内饲料企业大量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据调查,通常在两者价差达到50元以上,在禽料中就会出现明显小麦替代玉米效应,在价差超过100元,猪料中便开始用小麦替代玉米,价差偏大导致今年玉米饲料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去年华北地区玉米上市时遭遇了阴雨天气,玉米霉变率高,玉米品质较低,因此不太受饲料企业欢迎。陈玉米存在结存,贸易商在新玉米上市前,出库意愿较强,供应量的增加对国内玉米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新玉米丰产上市也给市场带来季节性压力。虽然今年我国玉米市场遭遇虫灾及风灾倒伏等情况,但灾害对产量的影响并没有预期大,在生育后期天气条件好也给玉米产量带来潜能,我国玉米主产区均出现增产现象。9月份,我国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开始收割上市,由于天气良好,玉米长势好,华北黄淮地区玉米质量明显好于去年,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产量预计较上年增加70万吨左右。东北地区玉米产量也较预期提高,预计东北地区产量较上年增加470万吨左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将我国2012/13年度玉米产量较前期上调400万吨至2.01亿吨,较上年增产821.9万吨,国内玉米丰产已成定局。
3.玉米需求刚性增长,存栏处于高位
长期看,我国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带动国内肉蛋奶消费,因此对玉米的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2/13年度我国玉米消费为2.016亿吨,较上年增加1395万吨,主要是玉米饲料需求增加,预计为1.21亿吨,较上年增加800万吨。玉米需求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加幅度。
从短期看,去年我国养殖业利润情况好,吸引养殖户增加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同时也吸引业外投资者进入养殖市场,随着时间演进,今年我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达到周期性高峰期,由于存栏增加,猪肉价格出现回落,今年4月下旬开始,我国养殖业跌破6:1的盈亏警戒线,但由于国家启动补贴,对母猪进行100元/头的补贴以及进行冻肉收储,帮助市场缩小亏损,此外,由于国内养殖户多自己养殖母猪进行繁衍,母猪前期投入及养殖成本较高,若没有大幅亏损,养殖户通常不会杀母猪,因为这意味着前期投入完全亏损。进入9月份,随着国庆和中秋双节来临,国内生猪价格出现温和反弹,养殖户亏损情况缩小,进入微利状态,目前猪粮比再回到6上方。国内养殖业未大量宰杀母猪,生猪存栏仍处于高峰期,据农业部数据,9月份我国生猪存栏4.72亿头,较上月增加1.3%,能繁母猪5065万吨,较上月增加2.1%。由于存栏处于高位,对饲料的需求将保持旺盛,预计将持续至春节前。
4.需求不佳,深加工产品价格弱势
由于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玉米工业需求逐年扩大,但国家对深加工行业产能进行限制,玉米工业需求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2/13年度玉米工业需求为6000万吨,较上年增加500万吨,但较上月下降。近期国内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呈现弱势,虽然玉米价格回落减轻成本压力,但由于下游需求有限,产品库存有所回升,销售压力增加,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
5.贸易商收购谨慎,关注收储政策
我国玉米主产区和主销区分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黄淮地区,而销区则在南方地区,因此国内玉米贸易呈现北粮南运的特征,通常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后销往南方地区,然后东北地区再补给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粮食贸易的特征决定了贸易商在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价格的影响也较大。玉米这种产销特征也使玉米市场呈现一定的特征,通常在上市阶段,玉米面临一定压力,当贸易商入市采购到一定程度,农民手中余粮大幅下降后,农民会产生惜售情绪,贸易商采购玉米后也将考虑资金、运输和仓储成本等,在收购价格上进行提价。目前,产区玉米上市,玉米价格相对疲弱,市场主体采购相对谨慎,大型贸易商亦未大量入市采购,因此对价格的推动作用也相对较小,等后期各主体入市后,预计玉米价格将得到支撑。
我国自2008年以来对玉米市场进行临时收储政策,市场对收储价格的预期会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目前国家已经公布了小麦收储价格,由于生产成本增加,今年国家继续提高小麦的收购价格,因此,玉米收购价格可能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去年国家于12月份发布玉米临时存储收购通知,玉米收购价格为0.99-1元/斤,较上一年提高0.09元/斤。近期关注玉米临时存储收购政策动向。
(三)技术分析
从DCE玉米指数周线图来看,玉米价格运行底部逐渐抬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方2460一带存在压力,去年2月份,玉米在该位置创下上市以来新高,但随即回落,今年3月份短暂突破以后回落,8月份再次运行至该位置下方回落。目前回调至长期上升趋势线附近,亦在5月份低点2322附近。从日线看,10月下旬玉米价格反弹,突破了短期下降趋势线,此轮回调可能结束,但在前期交易密集区2380附近可能存在一定压力。
(四)结论
我国新玉米收割上市,虽然前期遭遇虫灾和风灾影响,但对玉米产量影响没有预期严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13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01亿吨,同时,由于去年华北玉米品质差以及小麦价格优势明显,小麦替代效应下,玉米饲料需求用量有所下降,导致今年新玉米上市前,贸易商还有部分陈玉米库存,在新玉米上市阶段,贸易商出库意愿强,玉米短期供应增加,玉米价格承受压力。从需求来看,2012/13年度我国玉米需求保持刚性增长,预计为2.016亿吨,略高于玉米产量,其中饲料需求保持强劲而工业需求增速放缓,预计明年玉米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从玉米流通过程来看,目前收购主体表现较为谨慎,尚未大量入市采购,后期收购主体入市可能会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此外,新玉米上市后,还需关注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出台。
从技术上看,玉米回调至长期上升趋势线附近,支撑预计在2322附近,如果支撑有效,后期可能反弹,目标在多次试探的高点2460附近。从玉米指数日线看,玉米已经向上突破近期下降趋势线,短期回调可能结束,但目前在前期交易密集区2380附近存在一定压力。
综合来看,我国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收购深入,后期价格可能获得支撑,玉米价格有望反弹。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