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玉米行情整体维持稳定态势,部分地区略有涨跌。东北受大雪影响,玉米上市量及外运量缩减,加之收获时受气候影响,水分偏高,收购价格因流通情况不同而涨跌互现;华北市场供应量基本稳定,由于玉米质高价优,外运量不减,部分地区价格略有上浮。
目前,玉米市场主流收购价(净粮折干价)黑龙江为2030~2090元/吨,较前期稍有回落;吉林2110~2180元/吨,稳中略升;内蒙古、辽宁2220~2280元/吨,较前期上涨20~40元/吨。河南、安徽等地收购价多在2140~2200元/吨,与前期持平;山东2220~2260元/吨,上涨10~20元/吨。
北方港口受气候影响,装船量减少,由于部分贸易商急于发货,导致行情坚挺有升,鲅鱼圈港新粮主流平舱价2340~2350元/吨;南方港口则因到货量及陈粮存量减少,港口成交价有所上调,广州港陈玉米成交价2500~2520元/吨,上涨20~40元/吨。
上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继续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根据地区不同,玉米(国标三等)收购价格为2100~2140元/吨,较上年提高140元/吨,收购起始时间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研究决定,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30日。
从起始时间及临储价格调整幅度来看,符合笔者上周对此政策的预期。
整体来看,今年国家对东北地区施行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
首先,制定的收储价格不足以全面开展收储行为,除黑龙江目前折干净粮价格满足收储条件外,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当前的市场收购价格都不同程度高出临储收购价。
其次,今年东北玉米上市以来价格受两方面因素影响走势平稳: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原因导致上市量难以扩大,关内玉米及时填补了市场空缺,另一方面是受到限制的深加工行业又遇到低迷的经济形势,需求难以提升。而临储价格的发布仅能对东北玉米的行情底部形成支撑,难以提振整个玉米市场行情。
第三,今年华北玉米普遍受到南方销区企业青睐,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销区企业采购东北玉米的数量,东北玉米外流数量减少将使得东北地区的供需关系不会因启动临储政策而偏紧。
最后,玉米临储政策的执行不仅意味着收购,在未来出库时也将对行情形成一定压力。
前期临储政策传闻已被期市消化殆尽,短期内缺乏利多因素刺激,大连玉米主力1305合约从周初的2420元/吨附近震荡下行至2410元/吨附近。综合来看,需求不振是后期期价弱势运行的主要原因。
尽管猪粮比维持在6以上,但生猪价格持续回落使得养殖补栏积极性低迷,而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的现状使得短期内猪价难有反弹余地,进而影响到饲料的需求总量;深加工行业在前期短暂回暖之后,近期行业盈利能力再度回落,玉米淀粉亏损额进一步扩大,酒精销售利润大幅下滑,均削弱了对玉米的需求迫切程度。
依靠深加工行业来提振玉米行情,短期内难以实现,而饲料需求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市场玉米价格的涨跌尚不具备普遍性和趋势性。预计后期国内行情将延续平稳态势,东北临储短期难以启动,华北玉米进一步蚕食南方销区原属于东北玉米的份额。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