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对清远是灾害更是商机

2013-06-19来源:南方日报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随着2013夏季的到来,闹腾了数月,让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的H7N9禽流感逐渐从媒体播报中淡出。此次疫情受感染人数全国统计不过131例、死亡39人,远低于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造成120人死亡的大火事故,但其带给人们的心理恐惧却是旷日弥久、辐射广泛。

  中国人对禽流感的真正认识应该还是十年前“非典”出现之后。由于“非典”,人们开始知道了传染病毒的危害,并领教了其肆虐发作所带来的恐慌。“板蓝根”脱销、“大蒜”遭抢购、“食盐”被狂买,这些与科学昌明时代相背且不可思议的愚昧闹剧重复上演着,荒诞却又无奈。今年浙江养鸡户用板蓝根喂鸡可谓是又一奇葩之作。

  近几年,禽流感疫情的出现频率似乎多起来了。准确地说,应该是疫情公布和媒体报道更及时、细致了。一个病例随着众多媒体的播报,尤其专家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预测,带给受众的结果就是无限的惴度和蜚言的流传,即使专家们反复声明尚未发现人传人的案例也无济于事。倒是戴旭将军在微博上预测“连中国车祸千分之一都不到”的大实话被人权精英们批成了反人类言论。

  说起禽流感,民间俗称“发鸡瘟”,自古常见不怪。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质匮乏,家家户户都会养上几只,以备逢年过节或待客接朋所需。虽污染环境、气味不佳,但如出现鸡瘟,鸡去笼空,家里人都会感到郁闷,毕竟养之不易。现如今,社会进步了,城里人上市场随时可买新鲜活鸡,宰杀干净再回家享用。同时,社会的分工使活禽生产、物流、批发、销售已全面产业化,一旦出现禽流感,对整个产业链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

  为阻断传染源,今年禽流感疫情较为严重的华东地区多个城市除了叫停活禽交易市场外,更全面扑杀所有辖区范围内的活鸡。珠三角各大人口密集城市也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实际上,即使政府不行动,民间也已出现了“闻鸡色变”的恐惧,人们对三鸟市场根本就是避而远之。全国养禽业的真正损失虽无统计报道,但清远天农一家大型养鸡企业的日亏损就达百万元就可窥一斑。

  4月21日,江凌市长走入清远鸡村,通过亲自品食,希望扭转市民对禽类食品的恐惧心理。据报道,全国多个地方的领导也有类似义举。然而,当时领导们的良苦用心似乎并未使阴霾笼罩的市场出现好转,终究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禽流感疫情的宣告解除。而随着疫情的消除,养禽业如何重拾山河,恢复元气,再谋发展,做大品牌即成为清远当下各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现今的中国,“非典”、“禽流感”之类的天灾对人们只是一时之痛,而人们纠结更多的是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许多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眼前的发展。相比之下,清远尚能较大范围地保住稀罕的绿水青山不说是独善己身,也可谓偏隅稍安。以“清远鸡”、“北江鱼”为龙头的养殖业,“林中宝”、“我和你”、“纺生米”为品牌的种植业,“高岗豆腐”、“骆坑竹笋”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这些就是清远自身可做大、可做强,不需别人将污染转移过来的,集健康食品产业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巨大产业市场。

  罗斯福总统在竞选总统的演讲辞中有“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的名言。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恐惧,清远的优良生态抗击了非典,也抵御了禽流感,这就是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大投资、整合升级清远的绿色食品产业并使之成为放心品牌,将促使清远的农副产业生产力大大提高,进而实现旅游带动产业,产业促进旅游的良性发展。我们可以让全世界都目睹尼克松吃清远三黄鸡时的大快朵颐,更可以让“三黄鸡”如“大黄鸭”一样风靡全球!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