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策难“解渴” 养禽户盼金融保险给力

2013-06-28来源:新华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合肥6月27日电“禽流感使我损失100多万元,养了十几年鸡的利润差不多赔光了。”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养鸡户丁先进指着一叠出货单说,4月份一共卖了48车,总价不到50万元,这在正常时期能卖到150万元。

  丁先进的养鸡场年出栏150万只鸡,是附近闻名的“大户”。记者日前跟随丁先进走进他的一处养殖场看到,这里的鸡苗快能出栏了。提及禽流感,他痛心地说,养鸡成本超过5元/斤,而那时连1.7元/斤也没人买。

  虽然养殖规模不大,但宿州市埇桥区养鸽户王民主的损失也不小。他告诉记者,4月初得到禽流感消息后,他便将2000多对种鸽全部处理、冷冻,“还是亏了几万块,因为处理有个过程,而这么多鸽子每天要吃几百斤粮食。”

  记者了解到,为稳定发展禽业生产,安徽省4月中旬出台了多项扶持举措,包括对种禽补贴、给予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贴息支持等。合肥、铜陵等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然而,采访中部分养殖户反映,这些政策“抓大放小”,补贴未能及时下发,且仅有少数“大”企业获得补助,众多急需资金“解渴”的中小养殖户望而兴叹。

  即使将要拿到政府补助,合肥市包河区一余姓种鸭场负责人也十分着急,因为从5月初申报至今,补助资金还没有到位。“据说要等到7月份,最需要钱的时候恰恰是前2个月的困难时期。”他说,“好政策还需高效率的落实啊!”

  破解融资难是目前养殖户最大的期盼。接受采访的多位养殖户表示,由于缺乏抵押物,从银行贷不到款。“遇到购买生产资料或此类风险急需用钱时,只能通过小额借贷或高利贷,赚的钱还不够支付利息,更别说扩大生产了。”

  基层干部和养殖户认为,政府应扩大扶持政策的覆盖面,而促进家禽业发展的“治本之策”是解决贷款难题。他们建议,要加大银行信贷扶持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信贷方式,简化贷款申请、审批手续,争取多向养殖户发放贷款。

  缺乏保险也困扰着养殖户。“农村有句俗语:家有百万、带毛的不算。”丁先进、王民主表示,养殖业特别是家禽业也是高风险行业。现在种水稻、养母猪都有保险,他们希望政府能参照已有保险险种,探索开展家禽保险试点,尽早给他们吃下“定心丸”。“没有保险,如果再来一次禽流感,一辈子都翻不过来了。”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